《青杏儿·秋》
时间: 2025-01-25 23:41: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朱栴的《青杏儿·秋》
午枕梦初残,高楼上,独凭阑干。
清商应律金风至,砧声断续,笳音幽怨,雁阵惊寒。
景物不堪看,凝眸处愁有千般。
秋光谈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
白话文翻译:
午睡刚醒,梦境仍未散去,我独自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
清商乐曲伴随着金风而来,砧声时断时续,笳音带着幽怨,雁阵在寒意中惊起。
眼前的景物让人难以忍受,凝视的地方愁绪满怀。
秋光淡薄,人情似乎也变得薄弱,遥远的野水,茫茫的衰草,隐约可见的青山。
注释:
- 午枕:午间小憩。
- 清商:一种古代乐曲,通常与清雅的气氛有关。
- 金风:秋风,象征着黄金般的秋季。
- 砧声:砧板上敲打的声音,暗示着农忙的季节。
- 笳音:笳是一种乐器,笳音则是其发出的声音,带有忧伤色彩。
- 雁阵惊寒:大雁飞过,带来寒意。
- 秋光谈薄:秋天的光景变得暗淡,似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变得疏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栴,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诗风清新婉约,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丰收时节,然而诗人却在其中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愁绪,反映了人情的淡薄与自然的变迁。
诗歌鉴赏:
《青杏儿·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色与情感。诗人在午后的高楼上,目睹了秋风起,听到了砧声和笳音,这些声音都带着浓厚的秋意,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的开头,午枕梦残,表现了梦境的破碎与现实的孤独感,独自凭栏的孤寂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通过“雁阵惊寒”进一步加强了秋季的寒意与孤寂。雁阵的飞来,虽然是自然现象,却也象征着离别与失落。诗人在“凝眸处愁有千般”的表达中,显露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最后,诗人总结道“秋光谈薄人情似”,将自然的变化与人际关系的疏远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对人情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秋天美景的描写,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午枕梦初残:描绘午后醒来,梦境仍在。
- 高楼上,独凭阑干:孤独的身影在高楼的栏杆旁。
- 清商应律金风至:秋风带来音乐,清新而悦耳。
- 砧声断续:农忙时的声音,象征着丰收与辛勤。
- 笳音幽怨:笳的声音带有忧愁,增添了孤独感。
- 雁阵惊寒:大雁飞过,带来寒意,暗示离别。
- 景物不堪看:眼前的景象让人无法忍受。
- 凝眸处愁有千般:愁绪满满,无法言说。
- 秋光谈薄人情似:秋光暗淡,人情也变得疏远。
- 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隐隐青山:描绘秋天的荒凉与遥远。
修辞手法:
- 比喻:“秋光谈薄”比喻秋天的光景与人情的淡薄。
- 拟人:将自然景物与人情联系,赋予人情以生命。
- 对仗:如“迢迢野水,茫茫衰草”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展示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孤独与思索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午枕:象征短暂的宁静与梦幻。
- 清商:表示高雅与秋的气息。
- 砧声:象征丰收的辛勤与劳作。
- 笳音:表达忧伤与孤独。
- 雁阵:象征离别与时光流逝。
- 青山:隐喻永恒与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午枕梦初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累了
B. 孤独
C. 兴奋 -
“秋光谈薄人情似”中的“谈薄”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稀薄
C. 丰富 -
诗中提到的乐器“笳”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欢快
B. 忧伤
C. 宁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朱栴的《青杏儿·秋》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均表现出孤独与思索,但朱栴更侧重于秋天的意象与人情的淡薄,而李白则在月光下寻求酒与诗的慰藉。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