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二 秋暮》

时间: 2025-01-11 07:58:36

一把黄茅新盖屋。

檐角低低,为避西风肃。

欲向东篱重系菊。

荒园斫得湘君竹。

蟋蟀寒吟声不足。

枫树垂丹,还有些儿绿。

九月霜痕融似玉。

空阶迸下红榴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把黄茅新盖屋。
檐角低低,为避西风肃。
欲向东篱重系菊。
荒园斫得湘君竹。
蟋蟀寒吟声不足。
枫树垂丹,还有些儿绿。
九月霜痕融似玉。
空阶迸下红榴肉。

白话文翻译:

一座用新黄茅草盖的小屋,
檐角低低的,是为了避开西风的冷肃。
想要在东篱边重新栽种菊花。
荒凉的园子里砍下了湘君的竹子。
蟋蟀在寒冷的夜里吟唱,声音却显得微弱。
枫树的叶子已经泛红,但还有一些绿叶。
九月的霜痕融化得像玉一样透明。
空荡的台阶上,红色的石榴果肉纷纷落下。

注释:

  • 黄茅:一种稻草,用来盖屋。
  • 西风肃:指西边的秋风,带来寒意。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古人常在篱边种菊花。
  • 湘君竹:指湘江的竹子,常用作文人雅士的象征。
  • 蟋蟀:一种秋天常见的昆虫,特指蟋蟀。
  • 枫树垂丹:枫树的叶子红透了,象征秋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清代诗人,生于雍正年间,生活在乾隆、嘉庆年间。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之美,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蝶恋花 其二 秋暮》创作于秋季,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的变化常常引发人们的思考与感慨。诗人在这个特定的时刻,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开头的“黄茅新盖屋”即为一种朴素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一种简单而又安宁的乡村生活。接着通过“檐角低低,为避西风肃”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寒意,诗人将这种自然现象与生活状态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欲向东篱重系菊”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这不仅是一种植物的栽种,更是一种生活情趣的寄托。之后的“荒园斫得湘君竹”则反映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湘君竹的砍伐暗示着对自然的利用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蟋蟀寒吟声不足”一句则引入了秋夜的静谧,蟋蟀的叫声虽寒冷却依然是秋夜的陪伴,增添了几分孤寂的情感。而“枫树垂丹,还有些儿绿”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了秋天的丰富多彩,既有枫叶的红,也有绿叶的坚持,体现出生命的韧性。

最后两句“九月霜痕融似玉,空阶迸下红榴肉”,则以细腻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特有韵味,霜痕的融化似玉,象征着秋天的温柔与生命的流逝;而“空阶”的红榴肉则是对生活的感喟,既是秋天的馈赠,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把黄茅新盖屋:描绘了一座新盖的草屋,透露出朴素的乡村气息。
  • 檐角低低,为避西风肃:说明房屋设计的巧妙,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欲向东篱重系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荒园斫得湘君竹:描绘出环境的荒凉,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 蟋蟀寒吟声不足:引入秋夜的静谧与孤独。
  • 枫树垂丹,还有些儿绿:色彩的对比,表现生命的多样性。
  • 九月霜痕融似玉:用比喻表现秋天的温柔与宁静。
  • 空阶迸下红榴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九月霜痕融似玉”,用玉来比喻霜的纯净。
  • 拟人:蟋蟀吟唱,赋予昆虫以情感。
  • 对仗:如“檐角低低,为避西风肃”,形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茅:象征质朴的生活。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蟋蟀:象征秋夜的孤寂。
  • 枫树:象征生命的多样性与变化。
  • 霜痕: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温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茅新盖屋”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 A. 城市
    • B. 乡村
    • C. 海边
  2. 诗中提到的“蟋蟀寒吟声不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兴奋
  3. “九月霜痕融似玉”中的“似玉”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霜的纯净
    • B. 霜的厚重
    • C. 霜的冷酷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蝶恋花》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对比曹尔堪的《蝶恋花 其二 秋暮》与苏轼的《蝶恋花》,两者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曹尔堪更注重细腻的生活描写,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