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枝歌 其一 汪元量 〔宋代〕 快风吹我入三巴,桂棹兰桡倚暮花。一道月明天似水,湘灵鼓瑟下长沙。
白话文翻译:
疾风将我吹入三巴之地,桂木制的船桨靠在傍晚的花丛旁。月光如水,夜空明亮,仿佛湘水女神在长沙下弹奏着瑟。
注释:
字词注释:
- 快风:疾风。
- 三巴:古地名,今四川东部一带。
- 桂棹兰桡:用桂木和兰木制作的船桨,形容船只精美。
- 暮花:傍晚的花朵。
- 湘灵:湘水女神。
- 鼓瑟:弹奏瑟这种乐器。
典故解析:
- 湘灵鼓瑟: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湘水女神善于弹奏瑟,此处用以形容音乐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三巴之地旅行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夜晚的赞美和对音乐之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疾风、月光、花香和音乐为元素,构建了一幅夜晚航行的美丽画面。首句“快风吹我入三巴”,以疾风为引,展现了诗人乘风破浪的豪迈情怀。次句“桂棹兰桡倚暮花”,通过对船桨和花丛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细腻与柔美。第三句“一道月明天似水”,以月光如水的比喻,营造出宁静而明亮的夜晚氛围。最后一句“湘灵鼓瑟下长沙”,引入了湘水女神的典故,将音乐之美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夜晚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快风”一词,展现了诗人乘风而行的畅快感受,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迅速和不可预知。
- 次句“桂棹兰桡倚暮花”,通过对船桨和花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留恋。
- 第三句“一道月明天似水”,以月光如水的比喻,营造出宁静而明亮的夜晚氛围,增强了诗的意境美。
- 最后一句“湘灵鼓瑟下长沙”,引入了湘水女神的典故,将音乐之美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夜晚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月明天似水”,将月光比作水,形象生动。
- 典故:“湘灵鼓瑟”,引用典故,增添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航行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夜晚的赞美和对音乐之美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快风:象征着旅途的迅速和不可预知。
- 桂棹兰桡:象征着船只的精美和旅途的优雅。
- 暮花:象征着傍晚的宁静和美好。
- 月明:象征着夜晚的宁静和明亮。
- 湘灵鼓瑟:象征着音乐之美和文化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三巴”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四川东部 B. 湖南长沙 C. 江苏南京 D. 浙江杭州
-
“湘灵鼓瑟”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A. 《诗经》 B. 《楚辞》 C. 《论语》 D. 《史记》
-
诗中的“月明天似水”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美好夜晚的赞美。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与汪元量《竹枝歌 其一》: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春雨的喜悦,而汪元量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音乐之美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元量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楚辞》:了解“湘灵鼓瑟”的典故出处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