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骆山人野居小池(骆生弃官居此二十馀年)》

时间: 2025-01-10 21:53:29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骆山人野居小池(骆生弃官居此二十馀年)
白居易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骆生在山野居住的情景。四周是用茅草覆盖的亭子,泉水滋润着方丈的池塘。池中红色的花朵映照着水面,白色的鸟儿在观赏鱼群。拳头大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微波荡漾,烟雾缭绕。只问你是否有意享受这美景,不要在乎池塘的大小。门外的车马喧嚣,昼夜不停。名利驱使着人心,聪明人和愚笨人都在烦扰之中。可喜的是骆处士,他安然自得,身心自在。为何像他这样的人却少之又少,愿意在丘园中隐居的人更是稀少。

注释:

  • 环堵亭:用茅草或竹子围起来的小亭子。
  • 方丈沼:方形的池塘。
  • 拳石:拳头大小的石头。
  • 尺波:指池塘中微微荡漾的波浪。
  • 安置身心了:安放自己的身心,达到宁静的状态。
  • 骆处士:骆生,隐士,因弃官而隐居于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他的诗作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社会、爱情和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批判。骆生弃官隐居,正好与白居易的思想相契合,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白居易在《过骆山人野居小池》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士骆生安逸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的开头,作者通过“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描绘出一个与世隔绝、自然幽静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接着,诗人用“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的生动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这里的“红芳”和“白颈”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接下来的段落,诗人通过“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幽静与深邃,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珍视。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显得格外深刻,“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揭示了社会的纷扰与人心的浮躁。通过对比,骆生的宁静显得更加珍贵,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与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整首诗不仅突出自然的美,还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通过对骆生的描写,白居易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引导读者思考在繁忙喧嚣中如何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茅覆环堵亭,泉添方丈沼:描绘隐士的居所,茅草覆盖的小亭子和旁边的池塘,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
    2. 红芳照水荷,白颈观鱼鸟: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
    3. 拳石苔苍翠,尺波烟杳渺:隐居环境的清幽与静谧,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4. 但问有意无,勿论池大小:表达了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强调内心的感受比环境的大小更重要。
    5. 门前车马路,奔走无昏晓:对比喧嚣的世俗生活,突显隐居的宁静。
    6. 名利驱人心,贤愚同扰扰:对社会名利的批判,指出人心的浮躁。
    7. 善哉骆处士,安置身心了:称赞骆生的生活态度,表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8. 何乃独多君,丘园居者少:感叹愿意隐居的人少,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拳石苔苍翠”,通过形象的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音韵和谐的对仗效果。
    • 拟人: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赋予了生机,增强了画面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世俗生活的喧嚣,表达了对自然、内心平和的向往,以及对追逐名利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茅亭:象征隐居生活的简朴与自由。
  • 泉水:象征生命与灵动,代表自然的美好。
  • 红芳与白颈:象征自然的和谐美,代表生活的色彩。
  • 拳石与苔藓:象征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韧性。
  • 车马路:象征世俗的喧嚣与名利的追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拳石苔苍翠”描绘的是哪个意象? A. 自然的宁静
    B. 名利的追逐
    C. 心灵的烦扰

  2. 作者对白居易的态度是什么? A. 赞美
    B. 批判
    C. 冷漠

  3. 诗中的“但问有意无”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追求名利
    B. 内心的平和
    C. 对隐居生活的否定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过骆山人野居小池》与陶渊明的《饮酒》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白居易更强调对社会名利的反思,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的和谐美。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全集》
  • 《陶渊明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赏析,希望读者能够更深入理解白居易的这首诗以及其蕴含的哲理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