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亭卧》

时间: 2024-09-19 21:11:04

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

莲开有佳色,鹤唳无凡声。

唯此闲寂境,惬我幽独情。

病假十五日,十日卧兹亭。

明朝吏呼起,还复视黎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亭卧
白居易

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
莲开有佳色,鹤唳无凡声。
唯此闲寂境,惬我幽独情。
病假十五日,十日卧兹亭。
明朝吏呼起,还复视黎甿。

白话文翻译:

在树木浓绿的傍晚,阴影交汇,池水在清晨显得凉爽而清新。
莲花盛开,色彩美丽,白鹤鸣叫,声调清幽雅致。
唯有这一片宁静的景致,最能满足我内心的幽静情怀。
我因病请假十五天,其中有十天在这里的亭子里休息。
明天官吏要我起床,还是要再看那黎明的景色。

注释:

  • 树绿晚阴合:树木葱郁,傍晚的阴影交汇在一起。
  • 池凉朝气清:池水在晨光中显得凉爽而清新。
  • 莲开有佳色:莲花盛开,颜色美丽。
  • 鹤唳无凡声:白鹤的叫声清雅而不俗。
  • 唯此闲寂境:只有这个宁静的环境。
  • 惬我幽独情:能够满足我内心的孤独情感。
  • 病假十五日:因病请假十五天。
  • 十日卧兹亭:在这里的亭子里休息了十天。
  • 明朝吏呼起:明天官吏要我起床。
  • 还复视黎甿:依然要再看黎明的景色。

典故解析:

本诗描绘了诗人在北亭中静卧时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清新,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鹤唳”常常象征着高洁与超脱,突出诗人内心的高远情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关注民生,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因病请假期间,他在北亭中静卧,借此诗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的热爱和对独处生活的享受。

诗歌鉴赏:

《北亭卧》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白昼与夜晚、自然与静谧生活的细腻感受。开篇以“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傍晚景象,树木的绿色与池水的清凉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莲开有佳色,鹤唳无凡声”进一步渲染出自然的美丽与高雅,莲花的色彩和鹤的叫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份闲寂的向往,认为这种境界能够让他感到心灵的满足。在“病假十五日,十日卧兹亭”中,诗人坦诚的分享了自己的病情与请假,呈现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自然的亲密。最后一句“明朝吏呼起,还复视黎甿”则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日常生活的无奈与不舍,仿佛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留恋与对繁忙官场的排斥。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悠闲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独处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美的赞美,是一首极具田园气息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树绿晚阴合:描绘傍晚时分,树木浓绿的阴影交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 池凉朝气清:池水在晨光中显得凉爽,传达出一种清新的感觉。
  • 莲开有佳色:莲花开放,色彩斑斓,显示出自然的美丽。
  • 鹤唳无凡声:白鹤的鸣叫声清雅,没有凡俗的喧嚣。
  • 唯此闲寂境:此处的宁静环境正是诗人所向往的。
  • 惬我幽独情:满足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
  • 病假十五日:因病请假十五天,展现出诗人的生活状态。
  • 十日卧兹亭:在这里的亭子中静卧了十天,表现出他对这份闲适的享受。
  • 明朝吏呼起:明天官吏将要叫他起床,暗示着他即将回归现实。
  • 还复视黎甿:再一次欣赏黎明的景色,流露出对自然的依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树绿晚阴合,池凉朝气清”,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通过自然元素描绘情感,莲花与鹤象征高洁。
  • 拟人:鹤的鸣叫被赋予了清雅的特质,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独处时光的珍惜,体现了他心灵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排斥。

意象分析:

  • 树木:象征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美丽。
  • 池水: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莲花:象征纯洁与高尚。
  • 白鹤:代表超脱与高远的情操。
  • 亭子:象征着闲适的生活状态与隐逸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哪个时段? A. 早晨
    B. 傍晚
    C. 正午
    D. 午夜

  2.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请假? A. 旅行
    B. 病假
    C. 退休
    D. 学习

  3.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A. 燕子
    B. 白鹤
    C. 麻雀
    D. 乌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北亭卧》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的清幽与宁静,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全集》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