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时间: 2025-01-10 22:23: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对镜偶吟,赠张道士抱元
白居易
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
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
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
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闲暇时对着镜子思索,自己年纪渐大,容貌衰老,这是自然的规律。白发如麻,已经不值得惊讶,而我却从未尝试过长生不老的丹药。眼睛昏花是因为长时间看书,肺部干渴则是因为过量饮酒。今天遇见我的师父虽然有些迟,但在枕边有没有什么方法能治老呢?
注释:
- 自思量:自己思考、反省。
- 年貌衰残:年纪和容貌逐渐衰老。
- 白发万茎:形容自己白发如麻。
- 丹砂:指的是丹药,古代传说能延年益寿的药物。
- 眼昏:形容视力模糊。
- 肺渴:指的是因为饮酒过多而导致的身体不适。
- 治老:延缓衰老的方法。
典故解析:
- 丹砂:在古代文化中,丹砂是炼丹术的主要材料之一,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 师父:在道教文化中,师父通常是指教导道理或传授道术的老师,具有重要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而著称,作品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白居易倡导“诗应为民所用”,其诗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年,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他对道教思想的关注。诗中提及的师父,可能是指道士张抱元,表明作者对修身养性、追求长生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对镜”开篇,直接引入了诗人内心的自省和感慨,给人一种直观的感觉。通过对镜子中映照出的衰老面容的思考,白居易将个人的衰老与自然规律结合,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接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尤其是“白发万茎”,不仅体现了年岁渐长的现实,也传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接下来,诗人提到“丹砂一粒不曾尝”,这句揭示了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尽管他对道教的长生理念有所向往,但自己并未亲身实践,表现出一种失落感。此外,诗中提到的“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反映了他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暗示了知识与享乐的代价。
最后一两句,诗人虽然感叹时光已晚,但与师父的相逢仍然带来一丝希望,体现了对修行与治老方法的渴望。整首诗在感叹衰老的同时,也流露出对道教养生思想的认同,既有个人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白居易深厚的哲理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来对镜自思量:在闲暇时对着镜子,反思自己的容貌与年华。
- 年貌衰残分所当:年岁和容貌的衰老是自然的规律,应该接受。
- 白发万茎何所怪:白发如麻,已不再奇怪。
- 丹砂一粒不曾尝:我从未尝试过长生不老的药物。
- 眼昏久被书料理:长时间看书,导致自己的眼睛模糊。
- 肺渴多因酒损伤:多饮酒则使得肺部干渴,身体受损。
- 今日逢师虽已晚:今天遇见老师虽已晚,但仍有学习的渴望。
- 枕中治老有何方:枕边有没有治老的方法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衰老和追求长生的对比,突出生命的无常。
- 象征:白发和丹药象征着衰老与求生的矛盾。
- 排比:通过一系列因果关系展示生活对身体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白头苍苍的无奈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对自身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感叹衰老的同时,也表现出对道教养生的向往,展示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镜子:象征自省,反映内心的真实状态。
- 白发:象征衰老,时间的流逝。
- 丹砂:象征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追求。
- 书籍:象征知识,反映出诗人对自身文化修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白发万茎”,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衰老的无奈
B. 对年轻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满足 -
“丹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生不老
C. 爱情 -
诗人认为眼睛模糊的原因是什么? A. 年龄增长
B. 长时间看书
C. 疲劳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对比:白居易的诗务实、平易近人,而李白的诗则更加奔放、豪放,二者在表达对生活的态度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相关研究文章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