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0 22:16: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唯生一女才十二,
秪欠三年未六旬。
婚嫁累轻何怕老,
饥寒心惯不忧贫。
紫泥丹笔皆经手,
赤绂金章尽到身。
更拟踟蹰觅何事,
不归嵩洛作闲人。
白话文翻译:
我只生了一个女儿,才十二岁,
还差三年才到六十岁。
婚嫁的事轻松,不怕老去,
饥寒的生活我已习惯,不忧虑贫困。
紫泥和丹笔的文书都我亲自处理,
红绂和金章的荣誉也都已到手。
我还在考虑应该去寻找什么,
不回嵩山洛水做个闲人。
注释:
- 唯生:只生;生:生育。
- 秪欠:只差;欠:缺少。
- 轻:轻松,容易。
- 老:年老,指婚嫁成家。
- 饥寒:饥饿和寒冷;心惯:心中习惯了。
- 紫泥丹笔:古代用于书写的材料,象征官方文书。
- 赤绂金章:指官职的象征,象征荣华富贵。
- 踟蹰:犹豫不决。
- 嵩洛:指嵩山和洛水,代表隐逸之地。
典故解析:
“紫泥丹笔”与“赤绂金章”是古代书法和官职的象征,反映了作者的官场经历和身份。嵩山和洛水是道教名山,象征隐逸生活,表达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因其作品通俗易懂而受到广泛欢迎。他的诗风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戊申年岁暮,作者感慨于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思考。通过描写家庭与个人的困境,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成熟思考。
诗歌鉴赏:
《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其二》表达了白居易对家庭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唯生一女才十二”开篇即表露出个人生活的平淡与惆怅,面对女儿的成长和未来的婚嫁问题,诗人似乎并不感到忧虑。相反,他认为婚嫁是一种轻松的责任,并不怕年老。通过“饥寒心惯不忧贫”,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困苦的淡然态度,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从容与豁达。
后半部分提到的“紫泥丹笔”与“赤绂金章”,则展现了他在官场中的经历与成就,代表着他对社会地位的认可。然而,尽管有这些荣华,他仍然在思考更深层次的生活意义,最终选择了不归“嵩洛作闲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超脱。这种心态在当时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显示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唯生一女才十二”:表达个人生活的单调,女儿尚小。
- “秪欠三年未六旬”:女儿还需三年才到十六岁,暗示时间的流逝。
- “婚嫁累轻何怕老”:婚嫁的责任不重,不惧怕年老。
- “饥寒心惯不忧贫”:已习惯贫困生活,因此不再忧虑。
- “紫泥丹笔皆经手”:指自己亲自参与公务,反映个人成就。
- “赤绂金章尽到身”:暗示在官场上获得的荣誉和地位。
- “更拟踟蹰觅何事”:思考自己未来的选择,表现出迷茫。
- “不归嵩洛作闲人”:渴望隐退,过上闲适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紫泥丹笔”,“赤绂金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对生活状态的描绘,表现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展现了对平淡生活的珍惜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女儿:象征着生活的希望和未来。
- 紫泥丹笔:象征着官方身份和个人成就。
- 赤绂金章:象征着荣华富贵。
- 嵩洛:象征着隐逸与清净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女儿几岁?
- A. 十岁
- B. 十二岁
- C. 十六岁
-
诗中提到的紫泥丹笔象征什么?
- A. 家庭
- B. 官职
- C. 财富
-
作者对婚嫁的态度是?
- A. 担心
- B. 轻松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体现对人生短暂的豪放。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社会现实,白居易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命运。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