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三兄》

时间: 2025-01-10 22:15:14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

每逢旗鼓眼犹明。

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送三兄
白居易

少年曾管二千兵,
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
每逢旗鼓眼犹明。
杭州暮醉连床卧,
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
只教兄作使君兄。

白话文翻译:

年轻时曾指挥过两千士兵,
白天听着笙歌,晚上在营中操练。
如今回首园中白发已生,
每当见到旗帜和鼓声,眼中仍闪烁光彩。
在杭州的夜晚醉卧床上,
在吴郡的春日游玩骑马。
我自愧阿连官职低微,
只希望你能成为使君的兄长。

注释:

  • :指挥、管理。
  • 斫营:在营地中操练、训练。
  • 自反:自我反思,回首。
  • 丘园:指园林、故土。
  • 旗鼓:军中用的旗帜和鼓声,象征着军队的气势和荣耀。
  • 阿连:白居易的朋友,此处指代他自己。
  • 使君:古代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典故解析:

“二千兵”指古代军队的规模,表现了年轻时的辉煌与权力;“杭州”“吴郡”则是白居易生平常活动的地方,体现了他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和对友人的祝福。诗中提到的“使君”是对朋友官职的期待与羡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愧与欣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常常关注民生疾苦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的晚年,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自己对往日辉煌的怀念。诗中透露出对自己官职的自愧与对朋友成就的赞美,反映了人到中年后对人生的反思。

诗歌鉴赏:

《奉送三兄》是白居易在晚年写给朋友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回忆年轻时的荣耀与豪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意与祝福。开头两句描绘了年轻时的军旅生涯,展现出青春的力量和活力;而“自反丘园头尽白”则感叹岁月无情,白发苍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的描写则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杭州的醉卧和吴郡的春游,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最后两句则是自我反思与对朋友的期许,既有对自己位置的自愧,也有对朋友成就的赞美,体现了深厚的情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极具音乐美,体现了白居易扎实的诗歌功底与深邃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年曾管二千兵:回忆年轻时指挥过两千士兵,表达过往的荣耀。
  2. 昼听笙歌夜斫营:描述当年的生活,白天听乐,晚上操练,展现年轻的气息。
  3. 自反丘园头尽白:自我反思,已到白发之年,感慨时光流逝。
  4. 每逢旗鼓眼犹明:见到军旗和鼓声,仍然心中光彩照人,怀念往昔。
  5. 杭州暮醉连床卧:在杭州的夜晚,醉卧床上,享受生活的惬意。
  6. 吴郡春游并马行:在吴郡的春天骑马游玩,感受春日的美好。
  7. 自愧阿连官职慢:对自己的官职感到自愧,反映出对成就的谦逊。
  8. 只教兄作使君兄:希望朋友能成为使君,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少年”与“自反”,“杭州”与“吴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白发”比喻衰老,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
  • 排比:多次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诗的气势和情感的连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自省,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人生哲学,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代表青春、活力与理想。
  • 二千兵:象征权力、荣耀与责任。
  • 笙歌:象征欢乐、生活的享受。
  • 白发:象征衰老、时光的流逝。
  • 旗鼓:象征荣誉、回忆与梦想。
  • 醉卧:象征享乐与生活的洒脱。
  • 马行:象征自由、探索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千兵”象征着什么? A) 权力与荣耀
    B) 友谊与亲情
    C) 生活的平淡

  2. “自反丘园头尽白”中的“尽白”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状态
    B) 头发白了
    C) 生活的乐趣

  3. 诗中“只教兄作使君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什么期待? A) 共同游玩
    B) 成为高官
    C) 过上富裕生活

答案:

  1. A) 权力与荣耀
  2. B) 头发白了
  3. B) 成为高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比较白居易的《奉送三兄》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均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但白居易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谊,而杜甫的诗则更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动荡,体现了二者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