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骑入榆关,
皋兰苦战还。
摧锋佩刀缺,
蹋血马蹄殷。
铙吹来风外,
牛羊出雾间。
须知沙塞恶,
壮士变衰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大军进入榆关的场景,皋兰山的战斗仍在继续。军队的锋芒被摧毁,佩戴的刀剑也受损,马蹄踏着鲜血,显得十分沉重。铙鼓声在风中回荡,牛羊在雾气中出现。要知道沙场的环境是多么恶劣,原本的壮士也因此变得衰老憔悴。
注释
字词注释
- 榆关:指古代的一个关口,位于边疆地带。
- 皋兰:指皋兰山,位于甘肃省,是古战场之一。
- 摧锋:指军队的锐气和攻击力被削弱。
- 佩刀缺:佩戴的刀剑出现了缺损。
- 蹋血:踏着鲜血,形容战斗的惨烈。
- 铙:一种古代乐器,通常用于军事鼓舞。
- 沙塞:指沙漠和边塞地区,环境艰苦。
- 壮士变衰颜:形容原本英俊的士兵因战斗而显得衰老憔悴。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榆关、皋兰山,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场,反映了边疆士兵常年征战的艰苦生活和精神状态。诗中提到的铙声,常与古代战争的鼓舞士气相联系,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悲壮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散文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致力于治国理政与历史研究,风格严谨、深刻。
创作背景
《入塞》写于北宋时期,正值边疆局势紧张,诗人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表达对士兵生活的关心及对战争的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诗歌鉴赏
《入塞》是一首具有强烈战争气息的古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展示了边疆战士的艰苦与悲壮。开篇“万骑入榆关”便引入了浩荡的军队气势,描绘出战争的紧迫感。而“皋兰苦战还”则暗示了敌我之间的激烈拼杀,体现了战士们面临的严峻形势。后半部分通过“蹋血马蹄殷”与“铙吹来风外”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战斗的惨烈与士兵的疲惫。最后两句“须知沙塞恶,壮士变衰颜”则是对战士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无情战争的控诉和人性的关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骑入榆关”:描绘了大量骑兵进入榆关,气势浩荡。
- “皋兰苦战还”:暗示在皋兰山激战仍在继续,战斗未平。
- “摧锋佩刀缺”:士兵的锐气和武器都已受损,显示出战斗的惨烈。
- “蹋血马蹄殷”:马蹄踏着鲜血,传达出战斗中流血的悲惨景象。
- “铙吹来风外”:铙声响起,风中回荡,带有鼓舞士气的意味。
- “牛羊出雾间”:在雾气中,牛羊出现,形成一种宁静与战争的对比。
- “须知沙塞恶”:提醒人们要清楚,边疆沙场是多么恶劣。
- “壮士变衰颜”:士兵因长时间的战斗而显得憔悴,传达了战争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摧锋佩刀缺,蹋血马蹄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如“铙吹来风外”,赋予声音以动态的形象。
- 比喻:将战争比作沙场的恶劣环境,使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惨烈,表现了士兵在战斗中的艰辛与无奈,反映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传达出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骑:象征着军队的力量和气势。
- 皋兰:代表着战争的地点和历史的厚重。
- 鲜血:象征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牺牲。
- 铙声:象征着战争的号召和士气的提升。
- 沙塞:象征着艰苦的环境和士兵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榆关”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古代的关口
C. 一个城市 -
“壮士变衰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无奈和悲伤
C. 兴奋 -
诗中提到的“铙声”是指什么?
A. 军事乐器
B. 战斗的声音
C. 人的呼喊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 《出塞》—王昌龄
诗词对比
与王昌龄的《出塞》对比,虽然两首诗都描绘了边塞的战斗,但《入塞》更突出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无奈,而《出塞》则更多表现了对离别与家国的思念。两者在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司马光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