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招隐看梅》
时间: 2025-01-26 00:32: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招隐看梅
作者: 邬仁卿 〔明代〕
十里江城,共向东风,寻到梅花。想三更幽梦,悄移石罅,一枝春影,扶上窗纱。铁骨崚嶒,冰姿修洁,可是神仙萼绿华。今宵醉,且休吹玉笛,只按红牙。槎枒,绮席横斜。恨知己难逢好句赊。但已弃零落,金铃莫系,不甘争媚,锦幕休遮。冷欲侵人,清能绝俗,肯让狂蜂坐晚衙。争怜惜,怕角声吹彻,片片飞霞。
白话文翻译:
在十里江城的地方,顺着东风,找到了梅花。想起三更的幽梦,悄悄地从石缝中溜出,一枝春影,轻轻地靠在窗纱上。梅花的铁骨铮铮,冰清玉洁,真是神仙般的绿萼华。今夜我喝醉了,暂时不想吹玉笛,只想轻轻按着红牙。一张槎枒,绮席横斜。怨恨知己难以遇到好句子。可是已经抛弃了那零落的花瓣,金铃就不要再系上,不愿意争取那一时的艳丽,锦幕也不再遮挡。寒冷侵袭人心,却能超凡脱俗,甘愿让狂蜂在晚间停留。争着怜惜,怕角声吹彻,片片飞舞的霞光。
注释:
- 十里江城: 指的是一个美丽的江边城市,象征着风景如画的环境。
- 三更幽梦: 三更指夜深人静的时刻,幽梦则是梦境,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铁骨崚嶒: 形容梅花的干枝如铁般坚硬,具有刚毅的气质。
- 冰姿修洁: 描述梅花的形态冰清玉洁,既美丽又高洁。
- 金铃: 指梅花的花瓣,形状如铃铛,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 狂蜂: 指蜂蝶,象征着花的吸引力和热闹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邬仁卿,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沁园春 招隐看梅》创作于明代,正值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时,梅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高洁品格的代表。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沁园春 招隐看梅》是一首充满春意和哲理的诗。诗人在十里江城寻梅,描绘了梅花在春风中摇曳的美态,表现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诗中描绘的春夜梦境,带有一种幽静和淡雅,令人沉醉在美好的意境中。梅花的“铁骨崚嶒”和“冰姿修洁”的描写,彰显了梅花的坚韧和纯洁,象征着诗人追求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的理想。
此外,诗中提到的“金铃莫系”和“锦幕休遮”,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与拒绝,渴望追求一种清净高雅的生活境界。这样的情感与意境,使得整首诗显得格外深邃。最后,诗人对狂蜂的描绘,既是对自然生命的珍惜,也反映了对世间喧嚣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里江城,共向东风,寻到梅花。
- 描述诗人顺着东风走在江城,寻找梅花的情景。
-
想三更幽梦,悄移石罅,一枝春影,扶上窗纱。
- 回忆夜深时分的幽静梦境,梅花的影子悄然映在窗纱上。
-
铁骨崚嶒,冰姿修洁,可是神仙萼绿华。
- 形容梅花的顽强与清丽,赞美其如神仙般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梅花比作神仙,突显其高雅与不凡。
- 拟人: “春影”仿佛有生命,轻轻靠上窗纱,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句式,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赞美,反映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对世俗繁华的淡漠,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象征坚韧和高洁,常被视为象征品德的人物。
- 东风: 代表春天的气息,带来生机与希望。
- 春影: 体现自然的生动与美好,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里江城”指的是: A. 一个城市的名字
B. 描绘的环境
C. 诗人的故乡 -
诗中提到的“铁骨崚嶒”主要用来形容: A. 梅花的颜色
B. 梅花的刚毅
C. 梅花的香气 -
“金铃莫系”表达了诗人对: A. 世俗繁华的追求
B. 高洁生活的向往
C. 花朵的珍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春夜洛城闻笛》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表现了对梅花的赞美,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精神。
-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则通过夜晚的笛声,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惆怅,与邬仁卿的洒脱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梅花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