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后过畦润,花残步屐迟。
把文惊小陆,好客见当时。
白话文翻译:
雨后经过田畦,土壤湿润,花儿虽然凋残,我的脚步却显得缓慢。
在这时,我把文人朋友的诗句传给小陆,热情好客的情景令人怀念。
注释:
- 雨后:指的是下雨之后的时光,通常带来宁静和清新的气息。
- 畦润:田畦变得湿润,表示雨水滋润了土地。
- 花残:花已经凋零,暗示时光的流逝。
- 步屐迟:脚步缓慢,屐是指木屐,表示行走的状态。
- 把文:传递或讨论文人的作品。
- 小陆:指一位名叫陆的小朋友或文人。
- 好客:形容热情好客的态度,表示对来访者的热情款待。
- 见当时:表达曾经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民生的关注而著称。杜甫的生平经历了安史之乱,对他的创作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答郑十七郎一绝》是杜甫在与朋友郑十七郎的交流中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该诗创作于一个雨后的午后,恰逢花谢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细腻的自然描写入手,展现出雨后的田园风光,给读者带来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首句“雨后过畦润”描绘了雨水滋润土地的情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而“花残步屐迟”则在对比中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雨后的清新与花的凋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接着,诗人通过“把文惊小陆”的描写,表现出他对友人的关心与热情。小陆似乎是一个年轻的文人,诗人用“惊”字传达了对他作品的赞赏之情。这一联不仅显示了杜甫的文人情怀,也反映了他在友谊中的真诚与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人际关系的交织,展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人文关怀。诗中流露出的淡淡忧伤与对友谊的珍视,使得这首诗在感情上更加深刻,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后过畦润:描绘雨后的田间,泥土湿润,表现自然的生机。
- 花残步屐迟:花已经凋谢,步伐缓慢,表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把文惊小陆:传递文人作品,展示对友人的关切与欣赏。
- 好客见当时:回忆起曾经与友人欢聚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雨后”“花残”,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雨后田畦的细腻描写,象征着生命的滋养和希望。
- 拟人:将花的凋谢与脚步的缓慢相联系,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度。
主题思想:
本诗表现了杜甫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观察,反映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温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
- 花:代表美好与短暂,暗示生命的脆弱。
- 步屐:象征行走与旅程,暗喻人生的步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后过畦润”表达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干旱
- B. 湿润生机
- C. 冰冷
-
“花残”这一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美好
- B. 时光流逝
- C. 喜悦
-
诗人提到的小陆是指?
- A. 一位年轻的文人
- B. 一位商人
- C. 诗人的兄弟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在描写自然时的不同风格:杜甫更注重社会现实与人情关怀,而李白则倾向于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