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
终年常起峡,每夜必通林。
收获辞霜渚,分明在夕岑。
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云的形态和自然景观。诗中提到龙似的云彩在高高的瞿唐山上聚集,江水依偎着深邃的白帝山。云雾在峡谷中常年升腾,每晚必然会穿越树林。收获的季节告别了霜冷的渚水,清晰可见的是夕阳映照下的山岑。诗人居住的高楼并不是一个地方,清新的气息使他心胸开阔,烦恼无所遁形。
注释:
- 瞿唐:指瞿唐山,位于今重庆一带,因其雄伟而著名。
- 白帝:指白帝城,位于长江边,历史悠久。
- 峡:峡谷,指两山峦之间的狭窄地带。
- 霜渚:指初霜覆盖的水边,象征寒冷和季节变迁。
- 夕岑:指黄昏时分的山岑,表现了宁静的自然景色。
- 高斋:指高处的居所,象征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心境。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的“龙”与“白帝”,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和神秘。龙是中华文化中的图腾,代表着力量和超自然的存在;而白帝则与历史名将刘备有关,体现了英雄豪情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作以忧国忧民、关怀民生著称,风格多样,语言精炼,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身处困境,常以自然景观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云为主题,从自然景观出发,折射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开篇以“龙似瞿唐会”引人入胜,云彩如龙般在高空聚集,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接着描绘了江水与白帝山的和谐相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中“终年常起峡”,则表现了自然的永恒与变化,暗含诗人对生命的感慨。
“收获辞霜渚”,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悟,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与希望。最后两句“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则是诗人心境的升华,表达了他在高处俯瞰世间的豁达与清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龙似瞿唐会”:云彩如龙,聚集在瞿唐山上,形象生动。
- “江依白帝深”:江水依偎着白帝山,显得静谧而深邃。
- “终年常起峡”:在峡谷中云雾常年升腾,描绘出自然的恒久。
- “每夜必通林”:每晚云雾穿过树林,表现出的神秘感。
- “收获辞霜渚”:告别霜冷的季节,暗示着丰收的希望。
- “分明在夕岑”:夕阳下的山岑清晰可见,展现了诗意的宁静。
- “高斋非一处”:诗人所居之地不止一处,象征他心灵的广阔。
- “秀气豁烦襟”:清新秀丽的气息使他烦恼消散,体现了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龙,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 拟人:云雾与江水的互动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寄托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宁静与豁达。
意象分析:
- 云:象征变化与自由,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永恒,与山的静谧形成对比。
- 白帝山:象征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指代什么? A. 动物
B. 云彩
C. 山脉 -
“高斋非一处”的意思是: A. 诗人的家只有一个地方
B. 诗人心灵广阔,居处不止一处
C. 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云与水
B. 风与火
C. 花与鸟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望岳》——杜甫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常常探讨自然与人生,但杜甫的诗更多关怀民生,表现出对社会的忧虑,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浪漫。比如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放态度,而杜甫的《春望》则体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