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愁》

时间: 2025-01-11 01:51:11

黄昏愁听雨萧萧,挑尽残灯夜寂寥。

彩线罢拈肠欲断,薰笼香冷火应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愁
作者: 王素娥 〔明代〕

黄昏愁听雨萧萧,
挑尽残灯夜寂寥。
彩线罢拈肠欲断,
薰笼香冷火应消。

白话文翻译:

黄昏时分,我感到愁苦,听着窗外雨滴声萧萧,
挑尽了残余的灯光,夜色显得格外寂寥。
彩线已经放下,心中愁绪如断肠般难忍,
熏香的笼子冷却了,火焰也该熄灭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忧愁、忧伤。
  • 萧萧:形容雨声细微而凄凉。
  • 挑尽:挑选用尽,形容灯光已经微弱。
  • 肠欲断:形容心中愁苦至极,仿佛肠子都要断了。
  • 薰笼:熏香的器具。
  • 冷火:形容火焰微弱或已经灭掉。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肠欲断”可引申为古人对情感的深刻表达,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素娥,明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为稀少,但其诗作品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常体现女性特有的柔情与愁苦。

创作背景: 该诗作成于一个黄昏时分,诗人或因个人经历而感到孤寂与愁苦,借助景物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独愁》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黄昏的雨声、微弱的灯光和熏香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愁苦的氛围。诗的开头“黄昏愁听雨萧萧”便将读者引入一种沉重的情感之中,雨声的细微与萧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忧伤。

接下来的“挑尽残灯夜寂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灯光的微弱映衬出诗人在黑夜中的渺小与无助。

“彩线罢拈肠欲断”一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彩线通常与女性的缝纫、手工艺相关,意味着诗人的内心在面对离愁时的无奈与痛苦。最后一句“薰笼香冷火应消”,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彻底的失落与绝望,仿佛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女性在岁月流逝中所承受的孤独与愁苦,体现了王素娥对情感的细腻把握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昏愁听雨萧萧:在黄昏时分,心中愁苦,静静听着窗外细雨的声音,感到格外凄凉。
  2. 挑尽残灯夜寂寥:把残余的灯光挑到极限,夜晚显得更加孤寂。
  3. 彩线罢拈肠欲断:手中的彩线放下,心中愁苦如同肠子断裂般难忍。
  4. 薰笼香冷火应消:熏香的笼子凉了,火焰也该熄灭,象征着情感的彻底消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肠欲断”,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 拟人:雨声“萧萧”仿佛有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和结构上都体现了对仗工整的特色,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愁苦展开,展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情感的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深刻表达了生命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昏:象征着结束与孤寂。
  • :传达忧伤和凄凉的情感。
  • 灯光:象征着希望与温暖,微弱的灯光则加重了孤独感。
  • 彩线:象征着女性的柔情与情感的寄托。
  • 熏香: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冷却的香气则暗示着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昏愁听雨萧萧”中的“萧萧”形容的是: A. 风的声音
    B. 雨的声音
    C. 燕子的叫声
    D. 夜的声音

  2. “挑尽残灯夜寂寥”中“残灯”最能体现什么情感? A. 失去
    B. 希望
    C. 快乐
    D. 迷茫

  3. 诗中“彩线罢拈肠欲断”表达的是: A. 思念
    B. 喜悦
    C. 愁苦
    D. 期待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素娥《独愁》李清照《如梦令》:两者均表现出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敏感,但王素娥更倾向于表现孤独与愁苦,而李清照则在忧伤中带有一丝对美好回忆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王素娥诗词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