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时间: 2024-10-02 23:49: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作者: 白行简 〔唐代〕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
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馀。
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
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是:我在重阳节时收到远方友人的书信,感慨万千。远方的敌人心情如何?在这荒凉的九月初,我身在异乡,无法与亲友同庆这个节日。面对酒杯,情感无尽,打开信件,思念更加涌上心头。感叹时光的孤寂与空虚,怀旧的情绪让我犹豫不决。天鹅已经飞去,平沙一片寂寥,烟雾在大漠中消散无踪。在登台南望的地方,我掩面流泪,望着双鱼星感到无比的孤独。
注释:
- 降虏:指敌人或外族,表达对敌人情感的疑惑。
- 穷荒:形容环境的荒凉。
- 三秋:指秋天的三个阶段,通常用来形容丰收的时节。
- 对酒:面对酒杯,象征饮酒时的情感宣泄。
- 开缄:打开信封,意指阅读信件。
- 思有馀:思念的感情非常丰富。
- 踌躇:犹豫不决。
- 雁尽:大雁飞去,象征离别和孤独。
- 掩泪:用手掩住眼泪,表达悲伤的情绪。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白行简,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往往体现出对人情世故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正值九月,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了节日的孤独与思念,加之收到故人来信,更加激发了内心的波澜。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白行简对时间、空间及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外部环境与内心情感的对比,传达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开头的“降虏意何如”,引发了对敌人情感的反思,而“穷荒九月初”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萧瑟而孤独的秋天。在这个节日里,诗人身在异乡,无法与亲友共享节日的欢愉,这种孤独感通过“对酒情无极”与“开缄思有馀”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诗中“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描绘了空旷的大漠和远去的大雁,象征着离别的无奈和心灵的空虚。最后一句“掩泪对双鱼”,则是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双鱼星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诗人在此时却感到无比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敏感细腻的内心世界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降虏意何如:疑问敌人的心情如何,暗含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 穷荒九月初:描绘身处异乡的荒凉与孤寂。
- 三秋异乡节:在异乡的节日,感受到的孤独。
- 一纸故人书:收到来自故人的信件,唤起思念。
- 对酒情无极:饮酒时的情感无尽。
- 开缄思有馀:打开信件后,思念之情更加浓烈。
- 感时空寂寞:感叹孤独的时空。
- 怀旧几踌躇:对往昔的怀念让人犹豫不决。
- 雁尽平沙迥:大雁飞去,象征离别的孤独感。
- 烟销大漠虚:大漠中的烟雾已消散,象征空虚。
- 登台南望处:从高处俯望,感受遥远的思念。
- 掩泪对双鱼:掩面流泪,望着双鱼星,表现内心的悲伤。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孤独与流泪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 意象:如“大漠”、“双鱼”等意象,富含文化内涵,增强了诗的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思乡、孤独以及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在节日中无法与亲友同庆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分析:
- 雁:象征离别与孤独。
- 大漠:代表广阔的空间与内心的空虚。
- 双鱼星:象征吉祥与美好,诗人却只能以泪相对,形成强烈反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行简
- C. 杜甫
-
“降虏意何如”中“虏”指的是什么?
- A. 敌人
- B. 朋友
- C. 家人
-
“感时空寂寞”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喜
- B. 孤独
-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推荐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表达思念与孤独的佳作。
-
诗词对比:白行简的《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白行简更偏向于节日的孤独感,而杜甫则是对亲情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相关学术论文与文章,探讨唐代诗人的情感与表达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