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对玉簪花作》

时间: 2025-01-26 23:34:04

年时别。

新词一曲情凄切。

情凄切。

霎时儿雨,霎时儿月。

藕花池畔音书绝。

玉簪虽好何堪折。

何堪折。

少年情事,早秋时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秦娥 对玉簪花作
沈尹默

年时别。新词一曲情凄切。情凄切。霎时儿雨,霎时儿月。藕花池畔音书绝。玉簪虽好何堪折。何堪折。少年情事,早秋时节。


白话文翻译:

在年头分别,写下新词一曲,情感凄切。霎时雨点淅沥,霎时月光皎洁。藕花池边,音信已绝。虽说玉簪花好,但又怎能轻易折下?轻易折下?年轻时的情事,已是早秋时节。


注释:

  • 年时:指的是年头、岁月。
  • 新词:指新写的词或歌曲。
  • 霎时:瞬间、很快的意思。
  • 儿雨:指小雨。
  • 音书绝:指音信断绝,书信无音。
  • 玉簪:一种花,象征着美好与珍贵。
  • :能够,值得。
  • 少年情事:指年轻时的情感和事情。
  • 早秋:指初秋的时节,象征着情感的凋零。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通过“玉簪”这一意象,传达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短暂,反映出作者对逝去青春和感情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雁冰,字元龙,号尹默,晚号无名,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婉约见长,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作者通过对玉簪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沈尹默的《忆秦娥 对玉簪花作》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青春的瞬息与情感的脆弱。全诗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对分离的感慨,接着通过“玉簪”这一意象,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折断的无奈。词中“情凄切”一语,极具感染力,传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惆怅。接下来的“霎时儿雨,霎时儿月”,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换,隐喻了人生的无常,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力。最后,虽然“玉簪虽好”,却又显得脆弱不堪,象征着年轻时的情感与理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逝。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和对青春的叹息,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时别: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与亲人的分离。
  2. 新词一曲情凄切:新写的歌词中充满了伤感的情绪。
  3. 霎时儿雨,霎时儿月: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生活的无常。
  4. 藕花池畔音书绝:在藕花盛开的池边,音信已断,情感的孤独。
  5. 玉簪虽好何堪折:即使玉簪花再美,也不能随意折下,象征着对情感的珍惜。
  6. 少年情事,早秋时节:年轻时的情感回忆,已是初秋,寓意着青春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玉簪花比喻美好、珍贵的情感。
  • 对仗:整句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情感的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玉簪:象征美好与珍贵的爱情。
  2. 藕花:象征纯洁与爱情的脆弱。
  3. 雨与月: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玉簪”象征什么?

    • A. 美好情感
    • B. 友情
    • C. 诗歌
    • D. 书信
  2. 填空题:诗中提到“霎时儿雨,霎时儿月”,意在表现__

  3. 判断题:该诗主要表达的是对事业的追求。(对/错)

答案

  1. A
  2. 时间的无常与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沈尹默的《忆秦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青春和爱情的感慨,但沈尹默更侧重于对逝去的怀念,而李清照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代诗词解读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