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绵州道中》

时间: 2025-04-29 04:32:57

五见樱桃梦欲阑。

蚕丛容易片云还。

飞凫已觉天衢近,归骑安知蜀道难。

凉意浃,露痕乾。

不辞侵晓跨征鞍。

轻衫小扇绵州路,瓦鼓听歌豆子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绵州道中
五见樱桃梦欲阑。
蚕丛容易片云还。
飞凫已觉天衢近,
归骑安知蜀道难。
凉意浃,露痕乾。
不辞侵晓跨征鞍。
轻衫小扇绵州路,
瓦鼓听歌豆子山。

白话文翻译:

每次梦见樱桃树,梦境快要结束了。
蚕丛山上的云雾轻易又回来了。
飞鸟已经觉察到通往天际的道路近了,
归来的骑士又怎能知道蜀道的艰难呢?
凉意渗透,露水痕迹已干。
不怕清晨早起,跨上征鞍。
轻衣薄扇行走在绵州路上,
在瓦鼓声中听歌于豆子山。

注释:

  • 樱桃:樱桃树,象征美好和甜蜜。
  • 蚕丛:古地名,指蜀地的山。
  • 飞凫:飞翔的水鸟,这里比喻人们的归程。
  • 蜀道:指四川的山路,以艰难著称。
  • 凉意浃:凉意浸润,形容清晨的凉爽。
  • 侵晓:破晓的时刻。
  • 征鞍:出征的马鞍,象征旅途。

典故解析:

  • 蜀道难: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形象地描绘了蜀地的艰险。
  • 樱桃: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青春和美好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周之琦在绵州的旅途中,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 绵州道中》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樱桃梦的意象,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樱桃树的美丽象征着纯真和美好。然而,随着梦的结束,现实的旅途却显得格外艰难。诗人以飞凫的觉察隐喻即将归家的心情,带出归途的难度。接下来,诗人通过“凉意浃,露痕乾”渲染清晨的凉意,使人感到一丝清新。最后,轻衫小扇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旅途,瓦鼓声中的歌唱则是对生活乐趣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旅途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五见樱桃梦欲阑”:每次梦见樱桃,梦境快要结束。
    • “蚕丛容易片云还”:蜀地的云雾轻易又回来了,暗示归乡的期望。
    • “飞凫已觉天衢近”:飞鸟意识到天际的道路近了,象征归途的临近。
    • “归骑安知蜀道难”:归来的骑士又怎知蜀道的艰难,表现出对旅途的无知与挑战。
    • “凉意浃,露痕乾”:清晨的凉意浸透,露水痕迹已干,展现清晨的美好。
    • “不辞侵晓跨征鞍”:不怕清晨早起,勇敢地踏上旅途。
    • “轻衫小扇绵州路”:轻衣薄扇,走在绵州的道路上,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 “瓦鼓听歌豆子山”:在瓦鼓声中听歌,营造出愉悦的旅途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鸟比作归乡的心情。
    • 拟人:让飞鸟似乎有感知。
    • 对仗:上下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在旅途中的悠然心态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樱桃:象征青春与美好。
  • 飞凫:象征归乡的心情。
  • 蜀道:象征艰难的旅途。
  • 轻衫小扇:象征轻松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道”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广东
    C. 江南
    D. 北方

  2. “不辞侵晓跨征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怕早起
    B. 勇敢出发
    C. 不满旅途
    D. 希望归家

  3. 诗中“凉意浃,露痕乾”描绘了什么场景?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D. 夜晚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蜀道难》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周之琦的《鹧鸪天》与李白的《蜀道难》均描绘了蜀地的艰难,但周之琦更关注旅途中的思乡情,而李白则充满了对山河险阻的感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周之琦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