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一 为其年题九青卷》

时间: 2025-01-27 04:39:42

绣被携来爱鄂君。

柳花衫子藕花裙。

听将李尉歌中曲,认作陈王赋里人。

偏宛转,独殷勤。

锦裘双梦忆宵薰。

扬州小杜能轻薄,曾向筵前乞紫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绣被携来爱鄂君。
柳花衫子藕花裙。
听将李尉歌中曲,
认作陈王赋里人。
偏宛转,独殷勤。
锦裘双梦忆宵薰。
扬州小杜能轻薄,
曾向筵前乞紫云。

白话文翻译

将精美的绣被送给心爱的鄂君。
她身着柳花衫和藕花裙子。
听着李尉的歌曲,
竟把她当作陈王赋中的人。
她姿态妖娆,独自殷勤款待我。
在锦缎中梦回,想起那夜的温馨。
扬州的小杜轻浮而有才情,
曾在宴席上乞求紫云的美名。

注释

  • 鄂君:指诗中所爱之人,可能为特定的历史或虚构人物。
  • 柳花衫、藕花裙:指春天柳树和莲花的美丽服装,象征着春意盎然。
  • 李尉:古代著名的歌者,其歌声动人。
  • 陈王赋:指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有描绘美人之词。
  • 小杜:可能指扬州的才子杜甫或其他同名的人物。
  • 紫云: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邹祗谟(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字少云,号逸安,江苏人。其诗歌作品结合了清代的社会风貌,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与情感,风格清新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墨客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表达的高峰期。诗中描绘了对美人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和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全诗以“绣被携来爱鄂君”开篇,直接表露出对特定女子的深情厚意。通过对女子服饰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她的美丽和优雅,给人一种春天般的温暖感。

接下来,诗中提到的“听将李尉歌中曲,认作陈王赋里人”,则表明诗人对美的追求不仅限于眼前的女子,还渗透到文化的层面。李尉的歌声与陈王赋中的美人形象交织,使得诗人对爱的向往和文化的认同交相辉映。

最后一联“扬州小杜能轻薄,曾向筵前乞紫云”,则以小杜的轻浮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音韵和谐,情感真实而细腻,堪称清代诗词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绣被携来爱鄂君
    诗人以绣被作为爱的象征,向心爱的女子表达情感。

  2. 柳花衫子藕花裙
    描绘女子的服饰,突显春天的气息与青春的活力。

  3. 听将李尉歌中曲
    诗人听到歌曲,联想起美人,反映出音乐与情感的联系。

  4. 认作陈王赋里人
    通过文学典故,提升了女子的身份与形象。

  5. 偏宛转,独殷勤
    诗人对女子的独特关注和温柔态度。

  6. 锦裘双梦忆宵薰
    在梦中回忆温暖的夜晚,表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7. 扬州小杜能轻薄
    提及小杜,暗示当时名士的轻浮与追求。

  8. 曾向筵前乞紫云
    反映出对美名与艺术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绣被象征着爱情,锦裘象征着美好回忆。
  • 对仗:如“柳花衫子藕花裙”,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引入历史人物与作品,丰富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爱情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爱情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绣被:象征爱情与温暖。
  • 柳花衫、藕花裙:代表春天与青春的美好。
  • 李尉:音乐与艺术的象征。
  • 陈王赋:文化的深度与传统的美。
  • 锦裘:美好回忆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鄂君”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所爱的女子
    • C. 历史人物
  2. 诗中提到的“李尉”是?

    • A. 一位著名的歌者
    • B. 一位历史帝王
    • C. 诗人的笔名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爱情的追求与怀念
    •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鹧鸪天》:两首诗都通过自然与人事的结合展现情感,但《庐山谣》更多地着眼于壮丽的自然景色,而《鹧鸪天》则专注于细腻的爱情描写。

  • 《月夜忆舍弟》与《鹧鸪天》:后者描绘的是浪漫的爱情,而前者则侧重于兄弟间的思念,体现出不同的情感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