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其十四 并序》

时间: 2025-01-11 12:42:50

不逢仙,难告佛。

狼藉好肌骨。

孤宿女媭,还有甚瓜葛。

未堪弟妹都抛,爷娘并死,留一息、依人存活。

最难割。

十年故屋梁溪,负了惠山色。

梦贴鸿飞,天水尽头阔。

真同锦鲤吞钩,珠虾堕罩,托微命、呴波苹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 其十四 并序
作者: 姚燮 〔清代〕

不逢仙,难告佛。狼藉好肌骨。孤宿女媭,还有甚瓜葛。未堪弟妹都抛,爷娘并死,留一息依人存活。最难割。十年故屋梁溪,负了惠山色。梦贴鸿飞,天水尽头阔。真同锦鲤吞钩,珠虾堕罩,托微命呴波苹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遭遇困境和失去后,内心的无奈与痛苦。未能遇见神仙,也难以向佛祖倾诉。生活的艰难使得我孤独无依,亲情的纽带似乎已经断裂。弟妹们都被抛弃,父母也相继去世,只剩下一口气勉强存活。最难割舍的,是那十年来的故居,承载着对惠山的眷恋。梦中飞翔的鸿雁,似乎飞向了遥远的天水尽头。生活就像锦鲤吞钩,珠虾落入网中,微薄的命运在波涛中挣扎。


注释

  • 狼藉:形容环境混乱,杂乱无序。
  • 女媭:指孤独的女子,可能暗指诗人自己的处境。
  • 瓜葛:关系、牵连。
  • 弟妹:兄弟姐妹,表示亲情的疏离。
  • 惠山色:指故乡的美景,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与依恋。
  • 锦鲤吞钩:比喻命运的无奈与无法逃避的困境。
  • 珠虾堕罩:象征着被困的状态。

典故解析

“鸿飞”寓意远方的归宿,常用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而“惠山”则是指著名的景点,代表着美好的回忆与思乡之情。诗中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常常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普遍苦闷与失落情绪。


诗歌鉴赏

此首《祝英台近》充分展现了姚燮的情感深邃与对生活的反思。开篇即以“不逢仙,难告佛”引入,既表明了对超脱的渴望,也进一步深入到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后文中提及的“狼藉好肌骨”,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摧残与破碎的感慨,仿佛在说即使有着美好的外表,内心依然是孤独且无助的。

诗中“弟妹都抛,爷娘并死”,更是道出亲情的无奈与生离死别的苦痛,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切思念。十年故屋的描绘,不仅是对过去时光的追忆,更是一种对家园的眷恋,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乡愁。

最后的意象如“锦鲤吞钩”和“珠虾堕罩”,其形象生动,寓意深刻,表达了命运的无常与困扰,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逢仙,难告佛”:表达了对超脱境界的渴求与现实的无奈。
  • “狼藉好肌骨”:比喻内心的混乱与脆弱。
  • “孤宿女媭,还有甚瓜葛”:感叹孤独与失去的关系。
  • “未堪弟妹都抛,爷娘并死”:强调亲情的断裂与生活的艰辛。
  • “留一息依人存活”:表达生命的脆弱与对他人的依赖。
  • “十年故屋梁溪,负了惠山色”:对故乡的深情怀念。
  • “梦贴鸿飞,天水尽头阔”:对自由与未来的向往。
  • “真同锦鲤吞钩,珠虾堕罩,托微命呴波苹末”:描绘命运的无奈与挣扎。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如“锦鲤吞钩”象征命运的无常,以及“珠虾堕罩”表现被困的状态。对仗工整且意象鲜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失落、孤独、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展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佛:象征超凡脱俗的理想与追求。
  • 狼藉:代表生活的混乱与无序。
  • 弟妹、爷娘:体现亲情的温暖与失去。
  • 故屋、惠山: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鸿飞:象征自由与向往。
  • 锦鲤、珠虾:暗示命运的无奈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狼藉”是什么意思? A. 干净整洁
    B. 杂乱无序
    C. 美丽动人

  2. “十年故屋梁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向往
    B. 对故乡的眷恋
    C. 对亲情的渴望

  3. 诗人使用“锦鲤吞钩”的比喻,主要想表达什么? A. 命运的美好
    B. 对生活的无奈
    C. 亲情的温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与情感的细腻。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生活的困苦。

诗词对比

  • 比较姚燮与李清照在表达孤独与思乡情感上的异同,两者均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但姚燮更偏向于对命运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流露出对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与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