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其十二 并序》

时间: 2024-09-19 20:50:16

爇瓜灯,悬蕙幌。

小宴露台上。

桐凤都巢,云雁自来往。

眼前故苑江山,新秋风月,算媚汝、紫箫低唱。

发清况。

除非唤拨铜琶,才拓酒怀放。

淅淅泠泠,高激更平宕。

此时咳亦成珠,骨真唤玉,认两影,巾飘裙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爇瓜灯,悬蕙幌。小宴露台上。桐凤都巢,云雁自来往。眼前故苑江山,新秋风月,算媚汝紫箫低唱。发清况。除非唤拨铜琶,才拓酒怀放。淅淅泠泠,高激更平宕。此时咳亦成珠,骨真唤玉,认两影,巾飘裙飏。

白话文翻译

点亮了瓜灯,挂上了蕙幌。在露天的台子上举办小宴。桐鸟凤鸟都已筑巢,云雁也自来往飞翔。眼前是往日的园林江山,新秋的风月,算得上是迷人,你轻声吹奏的紫箫低唱。头发清爽的时节,除非唤起铜琶的声音,才能让我的酒杯畅饮。淅淅泠泠的声音,高亢激昂更显得平和。此时咳嗽也能化作珍珠,骨骼真能唤出玉石,认得那两道身影,巾子飘动,裙子摇曳。

注释

  • :点燃,照明。
  • 瓜灯:用瓜制成的灯笼,象征着节日和欢庆。
  • 蕙幌:用蕙草制成的帷幔,常用来装饰。
  • 桐凤:传说中一种美丽的鸟,象征着吉祥。
  • 云雁:云朵中的雁,象征着自由和远行。
  • 紫箫:一种乐器,通常与柔和、婉约的音乐相联系。
  • 铜琶:一种弹拨乐器,象征着激情和豪放。
  • 咳亦成珠:形容即使是咳嗽的声音也如珍珠般美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81-约1760),字子渊,号瑶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丽脱俗。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其十二》创作于清代,是姚燮在特定的节庆或社交场合中所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对自然、音乐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露台小宴,生动地展现出当时的环境、情景和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优雅而又宁静的氛围。开篇的“爇瓜灯,悬蕙幌”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接着描写了自然中的鸟类,象征着自由与吉祥。诗的中段则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展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姚燮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意象,如“咳亦成珠”,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甚至连咳嗽声也能变得美妙。整首诗在描绘外部环境的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爇瓜灯,悬蕙幌:开篇通过场景的描绘,引出节日气氛。
  • 小宴露台上:说明场所,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 桐凤都巢,云雁自来往:借助鸟类的形象,表达自然的生机。
  • 眼前故苑江山,新秋风月:回忆往昔,感叹时光流逝。
  • 算媚汝紫箫低唱:以音乐来抒发情感,表现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发清况:描绘诗人状态,象征清新与愉快。
  • 除非唤拨铜琶,才拓酒怀放:表达对音乐的渴望。
  • 淅淅泠泠,高激更平宕:音乐的变化,表现心境的起伏。
  • 此时咳亦成珠:形象化的比喻,展现生活的美好。
  • 认两影,巾飘裙飏:描绘人影,表现对爱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咳嗽比作珍珠,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类情感,如鸟类的归来。
  • 对仗:“高激更平宕”,形成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瓜灯:象征节庆与欢乐。
  • 蕙幌:象征温馨与雅致。
  • 桐凤:象征吉祥与美好。
  • 云雁:象征自由与远方。
  • 紫箫:象征柔美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桐凤”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吉祥
    • B. 自由与远方
    • C. 悲伤与离别
  2. “咳亦成珠”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不满
    • B. 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 C. 对音乐的渴望
  3.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在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姚燮李白:姚燮的诗风清丽,李白则豪放不羁。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燮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