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已风光忽斩新。
点捡一春好天色,更无两日似今晨。
白话文翻译:
在三月三日这一天,我去上忠襄的坟墓,因而写下了十首绝句。
天公也高兴这良辰美景,今天的风光突然变得格外迷人。
我细心挑选这春天的美好天色,再也没有两天像今天早晨这样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公:指天神,古人常用来形容天气。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风光:景色、风景。
- 斩新:形容焕然一新,出乎意料的美丽。
- 点捡:细致挑选、筛选。
典故解析:
- 忠襄:指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常指忠臣的坟墓,表现对忠义的追思。
- 三月三日:传统节日,常与春天、祭祀等活动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三月三日,诗人前往忠襄坟祭拜,借此良辰美景抒发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忠义的追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三月三日上忠襄坟》以其生动的春日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开头两句“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已风光忽斩新”,以拟人手法将天气神化,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心中的喜悦。诗中描绘的“良辰美景”,不仅仅是自然的盛景,更是心灵的愉悦,二者交融,使得诗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点捡一春好天色”,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珍贵,似乎在说,春天的每一刻都是值得珍惜的。最后一句“更无两日似今晨”,则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留恋,感受到春晨的独特与不可复制。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常常是古人所寄托的情感之一。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透出浓厚的人情味,表明诗人不仅欣赏自然之美,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令人反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公也自喜良辰”:天气晴朗,天神也为这良好的时光而高兴,表现出诗人对天气的赞美。
- “上已风光忽斩新”:今天的风光似乎焕然一新,表现了春日的美丽,不同于以往的景象。
- “点捡一春好天色”:诗人认真挑选春天的美丽景色,暗示对这一时刻的珍惜。
- “更无两日似今晨”:再也没有两天像今天早晨这样美好,表达了对当下美好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天公”拟人化,表现出自然的情感。
- 对仗:如“良辰”与“风光”形成上下文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蕴含了对忠义的追思,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辰: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春天的生机。
- 风光:代表自然景色的美丽,带有积极向上的情感。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公”指代什么?
- A. 诗人
- B. 天气神
- C. 忠臣
- D. 春天
-
“更无两日似今晨”中的“今晨”强调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春天的短暂
- C. 早晨的美好
- D. 忠义的重要性
答案:
- B. 天气神
- C. 早晨的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三月三日上忠襄坟》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着重于远眺的壮阔,后者则侧重于春晨的细腻与温柔。两者都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但表达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