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七 黄帝云门舞》
时间: 2025-01-11 21:57: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七 黄帝云门舞
作者:庾信 〔南北朝〕
三光仪表正,四气风云同。
戊已行初历,黄钟始变宫。
平琮礼内镇,阴管奏司中。
斋坛芝晔晔,清野桂冯冯。
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
神光乃超忽,嘉气恒葱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文、气象和音乐等方面的和谐。三光(太阳、月亮、星星)的形象完美,四方的风和云同样和谐。戊已(一个干支纪年)已经开始,黄钟的音律也在逐渐变换。平琮(乐器)在礼仪中镇定,阴管(风琴)在乐府中演奏。斋坛上的芝草闪烁着光辉,清新的野外则桂树摇曳生姿。晚上的祭坛上,六鼎散发着芬芳,安静的歌声伴随着八方的和风。神光瞬间闪现,吉祥的气息常伴四方。
注释
- 三光:指太阳、月亮、星星三种天体。
- 四气:指四季的变化。
- 戊已: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表示时间的推移。
- 黄钟:古代音律中的一种,象征着和谐的乐音。
- 平琮:一种古代乐器,代表礼仪中的音乐。
- 阴管:古筝的一种,通常用于乐器演奏。
- 斋坛:祭祀用的坛子。
- 芝:指灵芝,象征长生不老的仙草。
- 夕牢:晚上的祭坛,象征着神圣和庄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字子山,号逸人,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描写历史和神话,风格丰富,注重音韵和对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和文化交融的历史阶段,诗人以五帝的祭祀为背景,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庾信对古代文化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诗中描绘的天文现象和乐器演奏相互交融,表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三光、四气的描写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戊已和黄钟的比喻,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音乐的永恒,强调了历史传承的重要性。
此外,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斋坛芝晔晔”和“清野桂冯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清新气息。在“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中,诗人通过对祭祀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庄严神圣的氛围,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与祈愿。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极具美感,流畅的节奏与和谐的对仗,使人读来如同在音乐中徜徉,体现了庾信在诗歌艺术上的高超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光仪表正:天体运行正好,象征着宇宙的和谐。
- 四气风云同:四季的气候变化是协调一致的。
- 戊已行初历:时间的流逝,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
- 黄钟始变宫:音乐的音律开始变化,象征着新的秩序。
- 平琮礼内镇:乐器在礼仪中安静镇定。
- 阴管奏司中:古乐器在乐府中演奏,象征着文化传承。
- 斋坛芝晔晔:祭坛上的灵芝闪烁着光辉,象征着神圣。
- 清野桂冯冯:清新野外的桂树摇曳,象征自然的美好。
- 夕牢芬六鼎:晚上的祭坛散发着芬芳,展现祭祀的庄重。
- 安歌韵八风:安静的歌声与八方的微风交融。
- 神光乃超忽:神的光辉瞬间显现,象征神秘的力量。
- 嘉气恒葱葱:吉祥的气息常伴,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美感。例如,“清野桂冯冯”与“斋坛芝晔晔”的对仗,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光:象征宇宙的和谐与秩序。
- 四气:象征自然的变化与周期。
- 黄钟:符号化的音乐和文化传承。
- 斋坛芝:神圣与美好的象征。
- 夕牢:祭祀的庄重场所,象征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三光”指的是哪三种天体?
A. 太阳、月亮、星星
B. 地球、火星、金星
C. 北斗、南斗、天狼星 -
“黄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音乐的和谐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变化 -
“清野桂冯冯”中的“桂”代表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富贵与荣华
C. 祭祀的象征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庾信的《黄帝云门舞》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关注宇宙与人的关系,但庾信更强调和谐的仪式感,而李白则注重豪放的个性表达。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