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客住》
时间: 2025-01-25 23:09: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镫花吐。怪佳占宵来频见,果是音尘,相接朋簪欢聚。曲径来寻静石,草引幽步。况比兰亭多茂竹。爱清阴茅斋,正当佳处。乳瓯举。动隐隐瓶笙,茶烟微缕。还羡风神玉映,闲挥尘麈。怎向飙轮激电,再三催去。渐蓝凝眺回就枕,纸窗畔绕枝怕有鹃诉。
白话文翻译:
灯下花开,仿佛在夜晚频频出现,果然是音信相接,朋友们欢聚一堂。沿着曲折的小径寻找宁静的石头,草丛引导我幽静的步伐。更何况这里的竹子比兰亭还要茂盛。我喜爱清幽的茅草屋,正是最好的地方。举起乳瓯,隐隐传来瓶中笙音,茶烟轻轻缭绕。我还羡慕那神仙般的风采,悠然挥动尘封的羽扇。怎能在狂风暴雨中,三番五次地催我离去。渐渐地,蓝色的天边凝视着我的枕边,纸窗边的树枝让我害怕听见杜鹃的悲鸣。
注释:
- 镫花:灯下的花,象征光明和美丽。
- 音尘:音信,指消息或音律。
- 朋簪:朋辈相聚,象征朋友间的深厚感情。
- 幽步:安静的步伐,强调隐秘和宁静。
- 茅斋:用茅草搭建的小屋,代表一种清雅的生活方式。
- 乳瓯:盛茶的器皿,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尘麈:文人用来挥动的扇子,象征文雅和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平无多记载,作品多流传于民间,以清丽的语言、细腻的情感而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汪东的隐居生活中,描绘了他对友人聚会的向往及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清雅、宁静的生活态度。开头“镫花吐”以灯光下的花朵引入,营造了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仿佛在夜间与友人欢聚的场景。诗中频繁出现的“音尘”、“朋簪”不仅展示了友情的美好,也传达出一种渴望与期待。随着诗句的推进,幽静的环境与自然景致逐渐浮现,诗人通过“曲径”、“静石”、“幽步”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特别是“爱清阴茅斋,正当佳处”一句,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而“乳瓯举”、“隐隐瓶笙”的细节描写则显示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讲究。结尾部分,诗人表现出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尤其是“怎向飙轮激电,再三催去”,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突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与依依惜别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镫花吐:灯下花开,意在营造温馨气氛。
- 怪佳占宵来频见:感叹美好夜晚的频繁出现。
- 果是音尘,相接朋簪欢聚:音信频传,朋友欢聚一堂。
- 曲径来寻静石,草引幽步:沿着小路寻找宁静的石头,草丛引导我的步伐。
- 况比兰亭多茂竹:这里的竹子比兰亭还要茂盛。
- 爱清阴茅斋,正当佳处:我喜爱清幽的茅屋,这里是最好的地方。
- 乳瓯举:举起盛茶的器皿。
- 动隐隐瓶笙,茶烟微缕:隐隐传来笙音,茶烟轻轻缭绕。
- 还羡风神玉映:羡慕那风采如玉的神仙。
- 闲挥尘麈:悠闲地挥动扇子。
- 怎向飙轮激电:怎么能在狂风暴雨中。
- 渐蓝凝眺回就枕:渐渐凝视蓝天,回到枕边。
- 纸窗畔绕枝怕有鹃诉:纸窗边的树枝让我害怕听见杜鹃的哀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镫花”比喻夜晚的美丽。
- 拟人:草引幽步,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曲径来寻静石,草引幽步”,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友谊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镫花:象征温暖与美好。
- 朋簪:友谊、团圆。
- 清阴茅斋:宁静、简朴的生活。
- 乳瓯:生活的雅趣。
- 鹃诉:离别的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镫花吐”中的“镫花”指的是什么?
- A. 灯下的花
- B. 燕子
- C. 竹子
- D. 明月
-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乳瓯”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盛茶的器皿
- C. 一种植物
- D. 友人的名字
- 答案:B
-
诗人最喜欢的生活环境是什么?
- A. 熙熙攘攘的城市
- B. 清幽的茅草屋
- C. 富丽堂皇的宫殿
- D. 热闹的酒楼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汪东的《留客住》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但汪东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