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瓶儿》
时间: 2025-04-28 01:27: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茶瓶儿
孝顺先知金母。
更无能背爹寻父。
朝朝供养排簋簠。
便认得自家宗祖。
呼儿女。骑龙虎。
正好与神为主。
惺惺奉侍归紫府。
也管录姓名仙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首先表达了对先知金母的孝顺与尊重,强调没有人可以背叛父母,寻找父亲。作者提到每天都会供奉,排布盛器,以此来认清自己的宗祖。接着,诗人呼唤儿女,骑乘着龙虎,象征着强大与荣耀,正好能够与神明为主。最后,惺惺相惜地奉侍着,回到紫府,也会被记录在仙簿上。
注释:
- 金母:指的是道教中的金母元君,是一种尊贵的神明。
- 簋簠:古代用来盛放食物的器皿,这里指供奉的祭品。
- 宗祖:家族的祖先,指的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先人。
- 龙虎:象征着威严与权力,常用来比喻神仙、英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对道教文化的理解与表现著称。其作品常融入对神明的崇拜和对家庭观念的强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产生于元代,那个时代道教文化逐渐盛行,诗人通过描绘对金母的敬仰与家庭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信仰与家族伦理的重视。
诗歌鉴赏:
《茶瓶儿》不仅在字面上展现了对神明的敬仰,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家庭情感。诗中通过对金母的尊敬,反映了对祖先的怀念与供养,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每一句都透出一种虔诚与敬重之情,尤其是“朝朝供养排簋簠”,将日常生活与宗教信仰紧密结合,表现了诗人对家庭与信仰的双重责任感。
在意象上,诗中“骑龙虎”的描述,生动地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力量与神秘的向往;而“惺惺奉侍归紫府”则展现了一种理想的归宿感,仿佛在诉说着人与神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整体的情感基调上,诗中流露出一种温暖而庄重的气氛,既有对神明的深切敬仰,也有对家族的无尽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孝顺先知金母:强调对金母的孝顺,表明其地位的崇高。
- 更无能背爹寻父:强调家庭伦理,父母的不可背叛。
- 朝朝供养排簋簠:日常的供奉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 便认得自家宗祖:通过供奉,重新认知自己的根源与宗族。
- 呼儿女:召唤后代,传承家风。
- 骑龙虎:象征着神明的力量与荣耀。
- 正好与神为主:表达与神明共同统治的理想状态。
- 惺惺奉侍归紫府:表达对归宿的渴望与神明的侍奉。
- 也管录姓名仙簿:被记录在仙界的荣誉,象征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母比作至高无上的存在,表现其重要性。
- 拟人:将宗祖与神明拟人化,使其更具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集中在对家庭、祖宗的孝顺与对神明的崇敬,反映了人们对信仰与伦理道德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母:象征权威与庇护,是家庭与信仰的寄托。
- 龙虎:代表力量与神秘,暗示人类对自然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 紫府:道教中的理想归宿,象征着永恒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母”指的是哪位神明?
- A) 观音
- B) 道教的金母元君
- C) 菩萨
- D) 佛祖
-
“骑龙虎”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力量与荣耀
- B) 悲伤与失落
- C) 家庭与温暖
- D) 逃避与放逐
-
诗中提到的“紫府”代表什么?
- A) 地狱
- B) 人间
- C) 道教的理想归宿
- D) 天堂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探讨道教思想对人生的影响。
- 《红楼梦》中的家庭伦理描写,反映孝道的重要性。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哲的《茶瓶儿》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强调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信仰,但王哲更侧重于家庭与宗教的结合,而李白则表现了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概论》
- 《元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