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偈》

时间: 2025-01-10 23:03:07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才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白话文翻译:

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才能来改变苍天的安排,白白来到红尘中度过了许多年。这些都是自己生前生后所经历的事情,究竟有谁会记得并将其传扬开来呢?

注释:

  • 无才:没有才华或能力。
  • 苍天:指天空或命运。
  • 枉入红尘:白白地进入尘世,指人世间的纷扰。
  • 此系:这是指。
  • 身前身后事:指自己生前和死后发生的事情。
  • 倩谁记去:请问谁来记得这些事情。
  • 作奇传:传为奇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年-1763年),清代小说家,以《红楼梦》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曹雪芹的生活经历充满波折,家庭的富贵与衰落让他的作品透出浓厚的悲剧色彩。

创作背景:

《石上偈》是曹雪芹在其晚年创作的诗作,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在经历了家庭的变故和生活的困苦后,诗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的深度反思。

诗歌鉴赏:

《石上偈》是曹雪芹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人生意义的探寻。开篇“无才可去补苍天”直截了当,言辞简练,展现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力感。苍天难以改变,预示着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渺小,诗人在这里感叹自己的平凡与无能。

接下来“枉入红尘若许年”则隐含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时光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中,表达了对红尘的厌倦与无奈。这里,红尘不仅是指世俗生活,也象征着人世间的种种烦恼与困扰,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此系身前身后事”则转向了自我反省,诗人意识到无论生前还是死后,自己的经历都将成为一种历史。然而,“倩谁记去作奇传?”的提问引发了对记忆与传承的思考。这个问题不仅是对自己经历的反思,也是在质疑人类对生命的记忆与遗忘,体现出一种对自我存在的追问。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真实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才可去补苍天:诗人自觉无能,无法改变命运。
  2. 枉入红尘若许年:感叹自己在世俗生活中消耗了许多时间。
  3. 此系身前身后事:意识到人生经历的无常与流逝。
  4. 倩谁记去作奇传?:质疑自身的价值与记忆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结尾的反问句式引导读者思考,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命运无力感的深刻反思,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疲惫与对自我存在的质疑。

意象分析:

  • 苍天:象征命运与人生的无常。
  • 红尘:指世俗生活,象征人生的纷繁与复杂。
  • 身前身后事:代表人生经历,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感到无奈的原因是什么?
    A. 没有才华
    B. 生活富裕
    C. 朋友众多
    D. 有许多追求

  2. 诗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世俗生活
    C. 心灵的宁静
    D. 未来的希望

  3. 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态度是?
    A. 自豪
    B. 无奈
    C. 忽视
    D. 滑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庐山谣》——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探讨人生的感伤,但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感叹。
  • 《静夜思》:通过思乡之情表达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红楼梦》——曹雪芹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编者: 张某某
  • 《清代文学史》——编者: 李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