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荼槱二绝
作者:洪咨夔
爱春留得琼英在,
添竹扶将翠蔓高。
更着金沙相间种,
主人四壁锦周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留恋与赞美。诗人希望春天的花朵能常驻,竹子也能茂盛生长。更希望在这美好的环境中,能种下金色的花草,装点主人四周的锦绣。
注释
- 琼英:指美丽的花,琼为美玉,英为花,合起来表示珍贵的花。
- 翠蔓:指青翠的藤蔓植物。
- 金沙:比喻金色的花或植物,象征着富贵与美丽。
- 锦周遭:指四周装饰着绣品,形容环境华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公元1180年-1251年),字梦莘,号松雪,南宋时期人,生于今湖南。洪咨夔以其诗词见长,常涉及自然景物,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是洪咨夔在春天时写的,表达他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与留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次韵荼槱二绝》展现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春季生机勃勃的感受。首句“爱春留得琼英在”直接表达了对春天花朵的眷恋,琼英的美丽象征着春天的生气与活力。接下来的“添竹扶将翠蔓高”则是对自然景物的进一步描绘,通过竹子与藤蔓的搭配,展示了春天的繁茂与生机。
“更着金沙相间种”中的“金沙”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金色的花草在春天中显得尤其耀眼,象征着富饶与希望。而最后一句“主人四壁锦周遭”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华美,也暗示了主人生活的富足与安逸。整首诗在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象中,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爱春留得琼英在:表达对春天花朵的留恋,琼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添竹扶将翠蔓高:描绘竹子与藤蔓的生长,体现春天的繁茂。
- 更着金沙相间种:金色花草的种植,象征希望与美丽。
- 主人四壁锦周遭:环境华美,暗示生活的富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琼英”“金沙”比喻美丽的花草,增强视觉效果。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象征: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主人富足的环境暗示着理想生活。
主题思想
主题围绕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希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英:象征美丽、珍贵的事物。
- 翠蔓:代表生机与希望。
- 金沙:象征富贵与繁荣。
- 锦:象征华美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琼英”指代什么?
A. 美丽的花
B. 美丽的山
C. 美丽的湖
答案:A -
“添竹扶将翠蔓高”意在表达什么?
A. 竹子生长茂盛
B. 竹子和藤蔓的搭配
C. 诗人的生活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金沙”象征什么?
A. 水
B. 金色的花草
C. 竹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洪咨夔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都强调自然美,但洪的诗更倾向于描绘生机与繁荣,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宁静与淡泊。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洪咨夔及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