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 其七》

时间: 2025-02-04 16:59:34

风里行云不自由,低眉重整玉搔头。

桃根纵有飞花渡,燕子宁无接翅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里行云不自由,
低眉重整玉搔头。
桃根纵有飞花渡,
燕子宁无接翅楼。

白话文翻译:

在风中行走的云朵显得无拘无束,
我低着头,重新理顺那玉制的梳子。
即便桃树的根部有飞花渡过,
难道燕子就不能飞到那接翅的楼台吗?

注释:

  • 行云:在风中飘动的云,形容自由自在。
  • 低眉:低下头,表示沉思或忧郁。
  • 玉搔头:用玉制成的梳子,这里比喻女子梳理头发。
  • 桃根:桃树的根部,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桃花的生长。
  • 飞花渡:形容桃花随风飘落,如同飞渡。
  • 燕子:一种鸟,象征春天,也常与爱情联系。
  • 接翅楼:比喻一个高耸的楼阁,象征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字子恭,号听风,江苏人。洪咨夔以其精致的诗风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而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诗人可能在某个桃花盛开的地方,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内心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又和 其七》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诗的开头“风里行云不自由”,写出了自然界的自由与不羁,但同时也暗示了人心的拘束。接着“低眉重整玉搔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自省,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三句“桃根纵有飞花渡”,展现了自然生命的流动与美丽,桃花的飘落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短暂。而最后一句“燕子宁无接翅楼”,则以燕子作为象征,表达出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燕子虽有翅膀,却无法飞抵理想的高楼,暗示了生活中对于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人生现状的深刻反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里行云不自由”:描绘风中飘动的云,表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反映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低眉重整玉搔头”:低下头整理玉梳,代表诗人的内心沉静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柔美细腻的情感。
    • “桃根纵有飞花渡”:即使桃树的根部有飞花飘落,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短暂之美。
    • “燕子宁无接翅楼”:燕子虽然有翅膀,却不能飞到理想的高楼,暗示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受到限制。
  •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搔头”比喻女子的柔美和精致。
    • 拟人: 将燕子赋予人类的情感,表达对理想的渴望。
    • 对仗: 诗中上下句的对称和意象的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理想和爱情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的挣扎与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行云: 象征自由、变化与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 玉搔头: 代表美与细腻,暗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 桃根与飞花: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丽,反映了爱情的脆弱。
  • 燕子: 象征希望与追求,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行云”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自然的自由
    • B. 压抑的心情
    • C. 生命的短暂
  2. 诗中“燕子”象征什么?

    • A. 爱情的坚贞
    • B. 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又和 其七》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洪的诗更多地涉及到内心的沉思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偏重于豪放与自由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洪咨夔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