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菰生米父老谓丰年之祥用子有韵》

时间: 2025-02-04 15:30:52

秋风菰黍黑,山崦罕闻之。

产瑞摇银海,占丰滟玉池。

芃芃秔合穗,袅袅穄分枝。

却忆官张望,尝新荐一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风菰黍黑,山崦罕闻之。
产瑞摇银海,占丰滟玉池。
芃芃秔合穗,袅袅穄分枝。
却忆官张望,尝新荐一匙。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拂,菰与黍都显得黑黝黝的,群山之间鲜有人声。
丰收的瑞气在银色的稻田中摇曳,预示着丰年像滟滟的玉池。
秔稻长势旺盛,稻穗摇曳,细嫩的禾苗在枝头轻轻摇曳。
不禁让我想起曾经的官员张望,品尝新米的那份愉悦。

注释:

  • :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作食材,象征丰收。
  • :一种谷物,有时是指稻谷。
  • :吉祥的预兆。
  • 银海:比喻丰收的稻田,如同波光粼粼的海面。
  • 滟滟: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
  • 芃芃: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袅袅:形容轻柔摇曳的样子。
  • 官张望:指的是某位官员,可能是指作者的友人,曾经一起分享新米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公元1082年-公元1155年),字子华,号澹斋,南宋初期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晚秋时节,反映了丰收的喜悦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整体氛围中蕴藏着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山中菰生米》是一首描写秋季丰收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风中丰收的景象。首句“秋风菰黍黑”便引入了季节的氛围,黑色的菰与黍在秋风中显得格外浓烈,似乎预示着丰收的到来。接下来的“山崦罕闻之”,则突显了自然的宁静和丰收的隐秘。

“产瑞摇银海,占丰滟玉池”,将丰收的美景比作银色的海洋,展现了稻田如同波光粼粼的池面,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诗中所描绘的“芃芃秔合穗,袅袅穄分枝”则是对丰收场景的生动描绘,稻谷的茂盛与轻盈的禾苗摇曳相映成趣,仿佛在传递着丰收的喜悦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一句“却忆官张望,尝新荐一匙”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怀念过去与友人共享丰收的快乐,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珍惜与向往。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交织中,传达出对自然丰收的赞美与人际情感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风菰黍黑:描绘了秋风中黑色的菰与黍,营造出一种丰收的氛围。
  • 山崦罕闻之:山间宁静,鲜有人声,暗示丰收的秘密与安静的秋天。
  • 产瑞摇银海:丰收的瑞气摇曳在稻田中,银色的稻田如同大海般波光粼粼。
  • 占丰滟玉池:丰收的象征与美好愿景,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 芃芃秔合穗:稻谷茂盛,禾苗轻盈,形象生动。
  • 袅袅穄分枝:禾苗柔和地摇曳,传达出自然的和谐美好。
  • 却忆官张望:忆起曾经的友人,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尝新荐一匙:分享丰收的快乐,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丰收的稻田比作银海,增强了视觉的冲击效果。
  • 拟人:禾苗的摇曳赋予了自然以生命,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情感。
  • 对仗:如“芃芃秔合穗,袅袅穄分枝”,形成了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秋季丰收的赞美,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成熟与丰收的季节。
  • 菰、黍:代表粮食的丰收,寓意富饶。
  • 银海、玉池:象征着丰收的美好景象。
  • 官张望:代表过去的友谊与共享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崦罕闻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喧闹 B. 宁静 C. 忧伤

  2. “产瑞摇银海”的“瑞”指的是什么? A. 不祥之兆 B. 吉祥的预兆 C. 普通现象

  3. 诗中提到的“官张望”最可能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敌人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洪咨夔的《山中菰生米》,均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慨,但杜甫更关注社会现实,洪咨夔则更多地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