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重阳》

时间: 2025-01-10 18:56:39

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

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夏重阳
作县几时同志苦,
投荒万里倍情真。
功名炊黍寻常梦,
怪事书空感激人。
击柝徒吟胡地月,
屯田也食汉渠春。
艰难薄俗犹多事,
漂泊南冠愧此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艰难境遇的无奈与感慨,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人提到自己身处外乡,与同志们一同受苦,心中倍感真实情感的沉重。功名与理想如梦幻般遥不可及,而对身边的奇事感到无奈。夜晚击柝吟唱,似乎只增添了孤寂。尽管耕种田地也能吃到汉渠的春水,但生活的艰难依然让他感到无奈与愧疚,尤其是身在南国,心中愧对自己未能有所作为。

注释

  • 作县:指担任地方官员,暗示了诗人官职的无奈。
  • 同志苦: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遭受苦难。
  • 投荒:投身于荒野,意指远离故土,艰难漂泊。
  • 炊黍:指做饭,指生活的琐碎。
  • 怪事:指那些奇怪的事情,流露出对生活的困惑。
  • 击柝:指夜间巡逻时击打木杖,象征孤独的守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逊,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许多社会变迁。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逊任职于西夏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与个人理想的落差,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西夏重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感受。通过描写自身在西夏的处境,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思念,也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理解。诗中“同志苦”一句,体现了诗人与同道之人的共同处境,增添了情感的厚度。而“功名炊黍寻常梦”则透出一种对理想的无奈与失落,显示了诗人在追求功名与生存现实之间的挣扎。

同时,诗中运用的“击柝徒吟”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加深,月光下的吟唱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孤寂与愁苦。整首诗通过对艰难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展现了对人生的反思与对社会的批判,具有深远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作县几时同志苦:诗人自问,自己何时才能不再与同志们一起忍受苦难。
  • 投荒万里倍情真:远离故土,万里投身荒野,心中的情感更加真实。
  • 功名炊黍寻常梦:功名理想如同炊黍般的寻常梦境,无法实现的失落感。
  • 怪事书空感激人:对生活中奇怪的事感到无奈,表明对人生的困惑与感慨。
  • 击柝徒吟胡地月:夜晚在异乡守夜,吟唱月光下的孤独。
  • 屯田也食汉渠春:尽管耕种田地,仍旧能享受汉渠的春水,但生活依然艰难。
  • 艰难薄俗犹多事:生活的艰苦与世俗的薄情让人感到无奈。
  • 漂泊南冠愧此身:漂泊在南方,心中愧对自己的身份与所做的事情。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与象征,如“功名炊黍”对比功名的虚幻与生活的琐碎,增添了诗的深度。击柝与吟唱则通过意象的交错,展现出孤独感与思乡情。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漂泊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充满了无奈与愁苦。

意象分析

  • 同志:象征着志同道合的朋友,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共鸣与支持。
  • 功名:象征着理想与追求,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成就的期待。
  • 炊黍:生活的琐碎,象征着平凡与现实的无奈。
  • 月光:象征着孤独与思乡,带有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作县几时同志苦”中的“同志”指的是: A. 朋友
    B. 同事
    C. 游子
    D. 以上皆是

  2. “功名炊黍”的意思是: A. 有名有利
    B. 生活琐碎
    C. 梦想的遥不可及
    D. 以上皆是

  3. 诗中“击柝徒吟”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活的安宁
    B. 孤独与思乡
    C. 事业的成功
    D. 友情的温暖

答案

  1. D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生活困境的感慨。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相通。

诗词对比
王逊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逊的诗更侧重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惑,而李白则更加强调了内心情感的细腻与优雅。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逊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西夏重阳》的全面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蕴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