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香玉初消不耐看。
谁怜弱骨更珊珊。
一声归也泪偷弹。
迹似燕来逢雁去,
心同莲苦带梅酸。
枕头欹侧五更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的场景。香玉花刚刚凋谢,令人看不下去。又有谁会怜惜我这样脆弱的身体呢?在归家的声声叹息中,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我的身影就像是燕子归来时偶遇大雁离去,心中却如同莲花的苦涩与梅花的酸楚。夜深人静时,枕头边的寒意愈发明显。
注释
- 香玉:一种花,意指美丽而脆弱的事物。
- 弱骨:形容身躯瘦弱,形单影只。
- 珊珊:形容步履轻盈,带有忧伤。
- 泪偷弹:形容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
- 燕来雁去:比喻相逢与离别的无常。
- 莲苦梅酸:喻指心中的苦涩与忧伤。
- 五更寒:指清晨时分,天气寒冷,暗示孤独与凄凉。
典故解析
- 燕来雁去:燕子和大雁常常被用来象征归来与离去,反映人生的变迁与情感的波动。
- 莲苦梅酸:莲花和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但同时也蕴含着生活的苦涩与酸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翔,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常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忧伤,尤其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极具感染力。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不安,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关系常常被诗人所探讨。诗人通过对香玉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一》通过细腻的花卉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香玉初消不耐看”,不仅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更是对自身脆弱状态的无奈。诗中“谁怜弱骨更珊珊”的自嘲,体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
随着诗句的展开,情感愈发浓烈。归来的惆怅与流泪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深的忧伤。尤其是“迹似燕来逢雁去”,通过燕子和大雁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人事的无常与情感的流转。这种自然景象的不稳定,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涩。
最后一句“枕头欹侧五更寒”,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深夜的寒意和孤独感格外凸显,令人心生怜惜。诗人在自然与自我的对比中,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易逝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香玉初消不耐看:描绘了香玉花的凋谢,暗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
- 谁怜弱骨更珊珊: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脆弱的无奈与自嘲。
- 一声归也泪偷弹:归家的叹息中流露出无意间流下的泪水,展示内心的悲伤。
- 迹似燕来逢雁去: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相逢与离别,反映生活的变迁。
- 心同莲苦带梅酸:表达了内心的苦涩与忧伤。
- 枕头欹侧五更寒:描写深夜的寒冷,营造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香玉”与“弱骨”来比喻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 对仗:如“燕来逢雁去”,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用“泪偷弹”表现情感的涌动,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清代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玉:象征美丽与脆弱。
- 燕子与大雁:象征相逢与离别。
- 莲花与梅花:象征高洁与心中的苦涩。
- 寒夜:象征孤独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香玉”象征什么? A. 美丽与脆弱
B. 刚强与坚韧
C. 快乐与幸福 -
“泪偷弹”中的“偷”字有什么特别含义? A. 有意流泪
B. 不由自主
C. 忍耐不住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表达孤独与无奈
C. 描绘生活的美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与失落。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孤独与思念,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王时翔 vs. 李清照:
- 王时翔的诗多描写自然与人生的无常,情感细腻;
- 李清照则更多表达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过往的追忆,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时翔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华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