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忆当年弄海潮,如今痛缺木兰桡,何时两岸建蓝桥。岁月不居人易老,河山未一虑难消,梦回犹忘燕还巢。
白话文翻译:
曾经记得那年玩弄海潮的情景,如今却痛苦地缺少木兰桨,什么时候两岸才能修建蓝色的桥梁呢?岁月不等人,人的容颜渐渐老去,河山虽然未曾有所改变,却让我无需忧虑它的消逝。梦中回到往昔,仍然忘记了燕子回巢的时节。
注释:
- 弄海潮:指在海边玩耍,感受海潮的乐趣。
- 木兰桡:指用木兰木制作的船桨,象征出航和航行的工具。
- 蓝桥:可能象征着希望和连接两岸的美好愿景。
- 岁月不居:意为时间不等人,时间在不断流逝。
- 难消:意为不容易消逝,强调河山的持久性。
- 燕还巢:燕子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家园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武,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个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对海潮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的“曾忆当年弄海潮”,一种轻松愉悦的画面瞬间传达出作者的青春记忆,仿佛时间倒流,重回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然而,接下来的“如今痛缺木兰桡”,则突显出一种失落与遗憾,仿佛生活中的某种重要的东西已经消失,木兰桨的缺失象征着人生航行的困难,无法再顺利前行。
“何时两岸建蓝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渴望,蓝桥不仅是物理的连接,更是心灵的寄托,期待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接着“岁月不居人易老”,诗人感慨岁月的流逝,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也逐渐老去,难免让人感到惆怅。
最后两句“梦回犹忘燕还巢”,则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尽管岁月流逝,河山依旧,但在梦境中,似乎连燕子的归巢都已忘却,这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更让人感觉到对生活的深切反思。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忆当年弄海潮:回忆起年轻时在海边玩耍的快乐时光。
- 如今痛缺木兰桡:现在却缺少了航行的工具,暗示生活的困境。
- 何时两岸建蓝桥:渴望能够有连接两岸的桥梁,象征着梦想和希望。
- 岁月不居人易老:感慨时间的流逝,人不可避免地衰老。
- 河山未一虑难消:虽然河山依旧存在,但也不必担心它们的消失。
- 梦回犹忘燕还巢:在梦中回忆往昔,却忘记了燕子归来的时节,暗示对美好时光的淡忘。
修辞手法:
- 比喻:“蓝桥”作为希望与梦想的象征。
- 对仗:如“岁月不居,人易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拟人:岁月的流逝被赋予了人性,强调时间的无情。
主题思想:这首诗描绘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失落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海潮:象征青春的活力与自由。
- 木兰桡:象征着生活的工具与依赖。
- 蓝桥:象征希望、梦想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 燕子:象征归属与温暖的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木兰桡”象征什么? A. 船的速度
B. 航行的工具
C. 美好的回忆
D. 自然的景色 -
诗人对岁月流逝的看法是? A. 没有变化
B. 充满希望
C. 感到无奈
D. 无所谓 -
“蓝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连接两岸的桥梁
B. 人生的希望
C. 失去的青春
D. 旅行的目的地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屈武 vs. 李白:屈武的诗歌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的诗则更显豪放与奔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表达了对生活、时间的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
- 《屈武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