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
时间: 2025-01-27 03:09: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
秋来江上澄如练,映水红妆如可见。
此时莲浦珠翠光,此日荷风罗绮香。
纤手周游不暂息,红英烂熳殊未极。
夕鸟栖林人欲稀,长歌哀怨采莲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采莲少女们在江边采莲的情景。她们的妆容艳丽,轻舟在长河上游荡。秋天来到江边,水面如绸缎般清澈,映出她们的红妆。此时,莲花盛开,珠翠光彩夺目,荷风送来阵阵清香。她们纤细的手在水中游来游去,乐此不疲,盛开的红花让人目不暇接。夕阳西下,鸟儿归林,周围的人渐渐稀少,姑娘们在归途中长歌哀怨,似乎对这美好的时光感到惋惜。
注释:
- 荆姝:荆州的美丽女子,指采莲的姑娘们。
- 兰桡:兰花装饰的小船,形容舟艇的优美。
- 澄如练:清澈如丝绸,形容水面非常清澈。
- 红妆:红色的妆容,形容姑娘们的美丽。
- 珠翠光:珠光宝气,形容莲花的光彩夺目。
- 罗绮香:丝绸的香气,这里形容荷花的芬芳。
- 红英烂熳:红色的花朵繁茂盛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玄之,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轻盈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采莲》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繁荣,文人雅士常聚于江边,吟咏采莲的美好场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采莲》以清丽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采莲姑娘们的美丽与活力。诗的开头便引人入胜,借助“越艳荆姝”描绘出姑娘们的艳丽,紧接着的“兰桡画楫”则营造出一种轻盈的舟行感,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幅美丽的江河画卷之中。诗人通过秋天的到来,描绘出水面的清澈与莲花的娇艳,强调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尤其是在“红妆”与“珠翠光”的对比中,展现了姑娘们的青春与莲花的美丽相得益彰,生动形象。最后,夕阳西下时的情景,伴随着归途的哀怨,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留恋,深化了整首诗的情感主题,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艳荆姝惯采莲:描绘采莲姑娘的美丽,强调她们的习惯与技艺。
- 兰桡画楫满长川:用兰花装饰的小船,形象地描述了舟行的美丽。
- 秋来江上澄如练:秋天的江水清澈如丝绸,增强视觉美感。
- 映水红妆如可见:水面映出姑娘们的红妆,生动形象。
- 此时莲浦珠翠光:莲花盛开,光彩夺目,营造出美丽的景象。
- 此日荷风罗绮香:荷花的芬芳随风而来,增加了诗的气息感。
- 纤手周游不暂息:姑娘们在水中游玩,表现出她们的活力与乐趣。
- 红英烂熳殊未极:盛开的红花让人目不暇接,体现了自然的丰盛。
- 夕鸟栖林人欲稀:夕阳下的归鸟与人群的稀少,增添了孤寂的氛围。
- 长歌哀怨采莲归:长歌而归,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澄如练”,将水面比作丝绸,生动形象。
- 拟人:如“夕鸟栖林”,赋予鸟类以人的行为,增添画面感。
- 对仗:如“纤手周游不暂息,红英烂熳殊未极”,对称工整,增添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采莲姑娘们的美丽与江边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象征纯洁、美丽,常与姑娘们的形象相结合。
- 江水:象征生命与流动,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
- 夕阳:象征着结束与惋惜,传达出一种感伤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装饰的小船
- C. 采莲的工具
-
诗人通过“红妆”来描绘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姑娘们的美丽
- C. 夕阳的余晖
-
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惋惜
- C. 兴奋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头》: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诗作。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伤。
诗词对比:
- 《采莲》与《江南春》:前者侧重于采莲的美丽与活力,后者则更强调春天的生机与繁华,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