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八日第四雏生用韵答二韩表弟》

时间: 2025-01-11 01:46:10

茅舍亦悬弧,欣看第四雏。

自怜牛舐犊,谁谓蚌生珠。

娱老堪提抱,成人任鲁愚。

多情二表弟,良夜待倾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茅舍亦悬弧,欣看第四雏。
自怜牛舐犊,谁谓蚌生珠。
娱老堪提抱,成人任鲁愚。
多情二表弟,良夜待倾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单的农村生活场景:茅草屋里挂着弓箭,欣喜地看着刚出生的第四只小鸟。自己感慨像牛一样舔舐自己的小牛,谁说蚌会生出珍珠呢?在这个快乐的时刻,老人可以享受抚抱小孩的乐趣,而年轻人则任由他们的愚笨与鲁莽。多情的两个表弟,在这个美好的夜晚期待着美酒的倾倒。

注释

  • 茅舍: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象征简单的生活。
  • 悬弧:悬挂着弓,暗示生活的安宁与自给自足。
  • 第四雏:指第四只小鸟,表现出家庭的繁荣。
  • 牛舐犊:牛温柔地舔舐小牛,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疼爱。
  • 蚌生珠:比喻不寻常的事情,指代自然的奇迹。
  • 娱老:使老人开心,指家庭的和睦。
  • 倾壶:指倒酒,代表欢乐的饮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之,号升庵,晚号涧水老人,明代文人,诗人、书法家。他生于明朝中期,经历了朝政的变迁,因其才华出众,曾任职于朝廷,但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生活感悟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杨慎的晚年,正值他生活困顿之时。诗中展现了他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反映了他在困境中仍保持的乐观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韵律,使用了大量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质朴与自然。诗的开头通过“茅舍”和“悬弧”构建了一个简单却富有生机的生活场景,接着通过“欣看第四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小鸟的出生象征着新生命的延续,同时也映射了家庭的温暖与繁荣。

中间部分的“自怜牛舐犊”引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展现了人类情感的真挚。杨慎在这里通过自然界的现象,表达了对人类情感的共鸣,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而“谁谓蚌生珠”则带有哲学的思考,暗示了生活中的奇迹和不易。

最后两句“娱老堪提抱,成人任鲁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老人与小孩的互动,既是生活中最为温情的时刻,也是对人性善良的一种肯定。而“多情二表弟,良夜待倾壶”则为整个诗篇增添了一丝温馨的氛围,表现出对亲友相聚的期待与珍惜。

整首诗在平实中透出深情,体现了杨慎的人生哲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茅舍亦悬弧:描绘了简单的居住环境,象征着安宁的生活。
    • 欣看第四雏:表达了对新生命的期待和欣喜。
    • 自怜牛舐犊: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 谁谓蚌生珠:强调自然的奇迹与人类情感的复杂。
    • 娱老堪提抱: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 成人任鲁愚:指年轻人与年长者之间的生活态度和相处方式。
    • 多情二表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良夜待倾壶:期待美好时光的流逝与欢聚。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牛舐犊”比喻父母的关爱。
    • 拟人:将动物的行为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简单的快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茅舍:象征简单与宁静的生活。
  • 第四雏:象征新生与家庭的繁荣。
  • 牛舐犊:象征父母的无私与关爱。
  • 蚌生珠:象征自然的奇迹与人类情感的复杂。
  • 倾壶:象征聚会的欢乐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茅舍”指的是什么?

    • A. 高楼大厦
    • B. 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C. 豪华酒店
  2. “自怜牛舐犊”中的“牛”象征了什么?

    • A. 财富
    • B. 亲情
    • C. 人生
  3. 诗中提到的“第四雏”代表了什么?

    • A. 新生命
    • B. 失落的童年
    • C. 远方的朋友
  4. 诗的最后一句,表弟们期待什么?

    • A. 美食
    • B. 美酒
    • C. 游玩

答案

  1. B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杨慎的《六月八日第四雏生用韵答二韩表弟》王维的《鹿柴》
    • 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家庭的热爱,但杨慎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的描绘,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