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估行(二首)》

时间: 2025-01-10 21:52:11

偃月堂空罢舞尘,靖安坊冷怨佳人。

芙蓉莲子随他去,不及当年石季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估行(二首)

偃月堂空罢舞尘,
靖安坊冷怨佳人。
芙蓉莲子随他去,
不及当年石季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偃月堂舞蹈结束后的冷清与孤寂。靖安坊的美丽佳人也因感情的怨恨而显得冷淡。即使是芙蓉与莲子这样的美好事物也随着她的离去而变得无足轻重,无法与当年石季伦的风采相比。

注释:

字词注释

  • 偃月堂:古代的一种建筑,通常用于宫廷或文人聚会的场所。
  • 舞尘:舞蹈时的灰尘,象征着过去的热闹与繁华。
  • 佳人:指美丽的女子。
  • 芙蓉莲子:指荷花与莲子,象征美好与生机。
  • 石季伦:历史人物,石季伦为南北朝时期的名士,风采出众。

典故解析

  • 石季伦:其名在古诗中常用以象征才华与风采,诗人通过提及他来对比现今的凄凉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字用修,号惺斋,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及戏曲。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独特,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舞会的冷清和佳人的怨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寂静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以“偃月堂空罢舞尘”,直接刻画出舞会结束后的冷清,舞蹈的尘埃已落下,象征着过去的繁华一去不复返。接着提到“靖安坊冷怨佳人”,佳人的怨恨不仅是对爱情的失落,也隐喻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失望。芙蓉与莲子的提及,虽然美丽,却因佳人的离去而显得苍白无力,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最后,提到石季伦,既是对过往风采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杨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偃月堂空罢舞尘:舞会结束,偃月堂空荡荡,舞蹈留下的灰尘象征着曾经的热闹与欢声笑语的消逝。
  • 靖安坊冷怨佳人:佳人在冷清的环境中怨恨,反映出她对失去的爱情或美好生活的无奈。
  • 芙蓉莲子随他去:美丽的事物随着佳人的离去而失去意义,暗示着美好与情感的消逝。
  • 不及当年石季伦:通过石季伦的名声,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强调现实的苍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尘比作过去的繁华,通过舞会的结束反映人生的无常。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对比,增强情感的对立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失落感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偃月堂: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与热闹。
  • 佳人:象征爱情与美好。
  • 芙蓉莲子:象征纯洁与美丽,但在诗中却显得无奈与苍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靖安坊”指的是: A. 一种舞蹈
    B. 一个地方
    C. 一位佳人
    D. 一种植物

  2. “芙蓉莲子随他去”中的“他”指的是: A. 一位朋友
    B. 美丽的佳人
    C. 石季伦
    D. 舞会上的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杨慎的《海估行》更为细腻,李白侧重于豪放与人生哲理,而杨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杨慎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