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1-10 22:09:26

何用矜能与恃才,英雄多少尚尘埃。

看空眼底浮生事,冷到心头已死灰。

秋况凄清虫可语,乡书迢递雁迟来。

鉴湖一棹思归去,鲈脍莼羹梦几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用矜能与恃才,英雄多少尚尘埃。
看空眼底浮生事,冷到心头已死灰。
秋况凄清虫可语,乡书迢递雁迟来。
鉴湖一棹思归去,鲈脍莼羹梦几回。

白话文翻译:

何必为自己的才能而自夸,多少英雄豪杰也只是在尘世中飘荡。
看透眼前的浮生事,心中已是冰冷,仿佛灰烬一般。
秋天的景况凄清,虫鸣可以倾诉,远方的家书迢迢,归雁却迟迟不来。
在鉴湖划船,思念着归去的心情,梦中又有几回享受鲈鱼和莼菜羹的滋味呢?

注释:

  • 矜能:自夸才能。
  • 恃才:依仗自己的才能。
  • 尘埃:比喻世俗的名利与成就。
  • 浮生事:指虚幻的生活琐事。
  • 死灰:比喻心中冷漠、无情的状态。
  • 秋况:秋天的景象。
  • 乡书:家乡的信件。
  • 迢递:遥远而漫长。
  • 鲈脍:鲈鱼刺身。
  • 莼羹:莼菜羹,一种传统的美食。
  • 鉴湖:指浙江的鉴湖,寓意归乡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榕,清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而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风格简练而富有意境。

创作背景:

《杂感四首》是潘榕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在经历了世事的沧桑之后,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归乡的渴望愈加明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英雄豪杰的反思,引出对浮生虚无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开头两句,不仅质疑了自夸才能的必要性,也揭示了许多英雄在历史洪流中被遗忘的命运,暗示了人们在追求名利时应有的谦卑态度。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诗人以冷漠的心态看待世事,仿佛一切都已化为灰烬,表明了他对人生无常的透彻理解。

秋天的景象则带来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虫鸣似乎在诉说着孤独,远方的家书和归雁的迟来,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和期盼。最后两句通过对鉴湖的描写,表达了对归乡的强烈愿望,鲈鱼和莼菜的意象则唤起了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构建了一个温馨而又令人感伤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彰显了诗人对生命、对故乡的深情,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用矜能与恃才:质疑自夸才能的必要性。
  2. 英雄多少尚尘埃:很多英雄最终只能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
  3. 看空眼底浮生事:看透了眼前的生活琐事。
  4. 冷到心头已死灰:内心已冷漠如灰烬。
  5. 秋况凄清虫可语:秋天的景象凄清,虫鸣似乎在倾诉。
  6. 乡书迢递雁迟来:远方的家书和归雁都显得遥远而迟缓。
  7. 鉴湖一棹思归去:在鉴湖划船,心中思念故乡。
  8. 鲈脍莼羹梦几回:梦中享受家乡的美食,渴望归去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中的冷漠比作死灰,以增强情感的深度。
  • 意象:秋虫、乡书、归雁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秋虫:象征孤独和寂寞,传递出季节的凄凉。
  • 乡书:代表思念和归属感,寄托了对故乡的向往。
  • 鉴湖:象征归乡的愿望,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
  • 鲈鱼和莼菜:代表故乡的美好生活,唤起对家的温馨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英雄多少尚尘埃”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英雄都被人铭记
    B. 英雄最终被遗忘
    C. 英雄过得很幸福

  2. “秋况凄清虫可语”中“虫”指的是: A. 昆虫
    B. 诗人的心情
    C. 乡愁

  3. “鉴湖一棹思归去”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旅行的向往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政治的关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感慨,诗中“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展现了对离别的惆怅,与潘榕的思乡之情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潘榕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