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凉行稻畦间》

时间: 2025-01-27 03:12:10

草木秋微警,山川夏已深。

迎风云卷幕,沈日水浮金。

晚鸣吟高木,霏烟暝远林。

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木秋微警,山川夏已深。迎风云卷幕,沈日水浮金。晚鸣吟高木,霏烟暝远林。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

白话文翻译:

草木似乎在秋天微微警觉,山川的夏天已经深沉。迎着风,云彩像卷起的帷幕,夕阳在水面上浮动着金色。夜晚,高树上传来鸣叫声,朦胧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树林。拄着藜杖沿着野泽行走,谈笑着,却没有吟唱。

注释:

  • 秋微警:秋天初至,草木似乎有所察觉。
  • 山川夏已深:形容夏天已经到了深处,时间已晚。
  • 迎风云卷幕:形容云彩像被风吹动的帷幕。
  • 沈日水浮金:夕阳在水面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
  • 晚鸣吟高木:夜晚,高树上传来鸣叫声。
  • 霏烟暝远林:朦胧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树林。
  • 杖藜循野泽:拄着藜杖沿着野泽行走。
  • 谈笑不行吟:边走边谈笑,但没有吟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末秋初的一个傍晚,漫步于稻田间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末秋初的自然景色,通过“草木秋微警”和“山川夏已深”的对比,展现了季节交替的微妙变化。诗中的“迎风云卷幕”和“沈日水浮金”形象地描绘了云彩和夕阳的美景,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晚上的“晚鸣吟高木”和“霏烟暝远林”则增添了一丝宁静和神秘感。最后,作者以“杖藜循野泽,谈笑不行吟”结束全诗,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木秋微警:草木似乎在秋天微微警觉,暗示季节的转变。
  2. 山川夏已深:形容夏天已经到了深处,时间已晚。
  3. 迎风云卷幕:形容云彩像被风吹动的帷幕,形象生动。
  4. 沈日水浮金:夕阳在水面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美丽动人。
  5. 晚鸣吟高木:夜晚,高树上传来鸣叫声,增添了夜晚的宁静。
  6. 霏烟暝远林:朦胧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树林,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7. 杖藜循野泽:拄着藜杖沿着野泽行走,表达了作者的闲适。
  8. 谈笑不行吟:边走边谈笑,但没有吟唱,显示了作者的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迎风云卷幕”和“沈日水浮金”运用了比喻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 拟人:“草木秋微警”中的“微警”赋予了草木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意象和淡泊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代表自然和季节的变化。
  • 山川:象征时间和空间的深远。
  • 云卷幕: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动态美。
  • 水浮金:形容夕阳在水面上的美丽反射。
  • 高木:代表夜晚的宁静和神秘。
  • 霏烟:营造出朦胧和神秘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木秋微警”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草木在秋天感到害怕 B. 草木似乎在秋天微微警觉 C. 草木在秋天变得茂盛 D. 草木在秋天枯萎

  2. “迎风云卷幕”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一句“谈笑不行吟”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忧郁 B. 淡泊 C. 兴奋 D. 悲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晚凉行稻畦间》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张耒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表达隐逸生活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