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议杨君予姊丈也廉静乐道不交世俗造道微妙》

时间: 2025-02-04 15:35:28

杨君冢木已萧萧,笔墨遗文久寂寥。

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

平生好事谁能继,后世高名骨已消。

欲酌一杯浇墓隧,遗魂楚些倘能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君冢木已萧萧,笔墨遗文久寂寥。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平生好事谁能继,后世高名骨已消。欲酌一杯浇墓隧,遗魂楚些倘能招。

白话文翻译: 杨君的墓地树木已经萧瑟,他的笔墨遗作也久已无人问津。亲友们在墓前悲泣,奴仆们因长期饥饿守着空瓢。他平生所做的好事谁能继承,后世的高名也随着他的骨灰消散。我欲斟一杯酒浇在墓道上,希望能招回他飘散的魂魄。

注释:

  • 冢木:墓地的树木。
  • 萧萧:形容树木凋零的样子。
  • 笔墨遗文:指杨君生前的文学作品。
  • 寂寥:寂寞冷清。
  • 堕泪:流泪。
  • 宿草:指墓地上的草。
  • 空瓢:空无一物的瓢,比喻贫困。
  • 墓隧:墓道。
  • 楚些:楚地的巫歌,这里指招魂的仪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宋代诗人,字文潜,号柯山,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为纪念其姊丈杨君而作,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杨君墓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首联以“冢木已萧萧”和“笔墨遗文久寂寥”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杨君生前的文学成就和死后的孤寂。颔联和颈联通过“堕泪交亲悲宿草”和“长饥奴仆守空瓢”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凉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人情冷暖。尾联的“欲酌一杯浇墓隧,遗魂楚些倘能招”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的无奈,希望以酒浇墓,招回逝者的魂魄,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和对亲情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墓地树木的凋零和遗文的寂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颔联:通过亲友的悲泣和奴仆的贫困,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氛围,反映了社会的现实。
  • 颈联:通过“好事谁能继”和“高名骨已消”,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前成就的赞赏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 尾联:通过“欲酌一杯浇墓隧”和“遗魂楚些倘能招”,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冢木已萧萧”比喻墓地的凄凉,“空瓢”比喻贫困。
  • 拟人:如“笔墨遗文久寂寥”赋予遗文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冢木:象征着逝者的墓地,寓意着死亡和凄凉。
  • 笔墨遗文:象征着逝者的文学成就,寓意着文化的传承和消逝。
  • 空瓢:象征着贫困和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冢木已萧萧”形容的是什么? A. 墓地的树木 B. 书房的书籍
  2. “笔墨遗文久寂寥”中的“寂寥”指的是什么? A. 寂寞冷清 B. 热闹非凡
  3. “欲酌一杯浇墓隧”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B.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耒的其他作品,如《秋怀》等,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石壕吏》对比,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耒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