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四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54: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怨四首 其一
作者: 蒋敦复
看门外绿阴浓遍。
冷雨幽苔,小庭孤院。
酒盏全疏,病怀消受恨何限。
坠欢休拾,空惆怅莺花苑。
画壁唱黄河,谁想便旗亭人散。
天远。问远天何处,教我梦魂飞远。
芳洲杜若,可唤取鹭鸥同伴。
但别后怕去登楼,更怕见垂杨春晚。
记往日相思,不似而今凄惋。
白话文翻译:
在门外,浓密的绿荫覆盖了四周。
冷雨淋湿了幽静的苔藓,小庭院显得格外孤寂。
酒杯早已空荡,我的病态心情承受着无尽的怨恨。
欢愉已然不再,空留我在莺花的庭院中惆怅。
画壁上吟唱着黄河的歌,谁曾想过在这个旗亭中人们已然散去。
天际遥远,我想问那遥远的天空,能否让我梦魂飞往远方。
芳洲的杜若花,可以呼唤到鹭鸥作伴。
但是分离后,我最怕去登高楼,更多的怕见到那垂垂的杨柳在春天的晚霞下。
回忆往日的相思,如今却觉更加凄凉。
注释:
- 绿阴:指浓密的树荫。
- 冷雨:冷清的雨水,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气氛。
- 幽苔:幽静的苔藓,暗示孤独与清冷。
- 病怀:形容内心的愁苦与病态。
- 莺花苑:指春天鸟儿鸣唱花开的地方,象征欢乐的往昔。
- 黄河:这里可能借指故乡或过去的回忆。
- 鹭鸥:象征着孤独与希望的伴侣。
- 垂杨春晚:指春天的暮晚,表现时间的流逝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敦复(1840-1919),字惟彝,号心泉,晚号澹然,江苏无锡人,清末民初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故乡和往事的深切怀念。
创作背景:
《长亭怨四首》是蒋敦复在清末民初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诗中展现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感。作者经历了战乱与社会变迁,心中充满了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长亭怨四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叹。诗的开头以“看门外绿阴浓遍”引入,浓郁的绿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冷的氛围,似乎是在描绘一个美丽的场景,但随之而来的“冷雨幽苔”,则立刻将情绪转向凄凉。诗人在这种环境中,酒盏空荡,心中病痛与怨恨交织,反映出一种无奈的生活状态。
“坠欢休拾,空惆怅莺花苑”一句,表达了对快乐的失去,莺花苑中的欢声笑语已经成为过往,只有惆怅的心情相伴。接下来的“画壁唱黄河”,更是对故乡和过去的回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承载了无数的情感与历史。诗人的思绪随之飘向遥远的天际,渴望着梦中的自由与解脱。
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分离的恐惧,尤其是“更怕见垂杨春晚”,通过对杨柳的描绘,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对往事的感伤。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无尽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看门外绿阴浓遍:描绘出浓密的树荫,营造出一个宁静的环境。
- 冷雨幽苔,小庭孤院:冷雨打湿了苔藓,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 酒盏全疏,病怀消受恨何限:酒杯空荡,心中满是病痛与怨恨的感慨。
- 坠欢休拾,空惆怅莺花苑:失去的欢愉无法再拾,留下的只有对昔日的惆怅。
- 画壁唱黄河,谁想便旗亭人散: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令人感到无奈与失落。
- 天远。问远天何处,教我梦魂飞远:向往自由与远方,渴望逃离现实的束缚。
- 芳洲杜若,可唤取鹭鸥同伴:希望在美好的自然中寻求陪伴。
- 但别后怕去登楼,更怕见垂杨春晚:对再见的恐惧,尤其是看到春天的杨柳时的失落与感伤。
- 记往日相思,不似而今凄惋:对往日情感的怀念,与当下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盏全疏”比喻孤独与失落。
- 拟人:如“画壁唱黄河”,将墙壁拟人化,增添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工整之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孤独感的对比,展现了人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无奈,表达了一种凄凉而又深切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阴:象征宁静与美好。
- 冷雨:象征孤独与凄凉。
- 莺花苑:象征过去的欢乐。
- 黄河:象征故乡与历史。
- 鹭鸥:象征希望与陪伴。
- 垂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往事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冷雨幽苔”表现了什么情绪?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
“坠欢休拾”意思是说: A. 继续欢愉 B. 失去快乐 C. 拾回快乐
-
诗人最怕见到什么? A. 冷雨 B. 流水 C. 垂杨春晚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其生动的细节与情感更加直接;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不同风格的抒情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蒋敦复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