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白塔灞渡东津》
时间: 2025-01-27 03:46: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郭眄遥岑,
过渡得佳境。
长风走溪声,
落日横塔影。
入林路愈细,
村口光耿耿。
彷佛别有天,
鸡犬自闾井。
不见打鱼人,
但见钓鱼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城后所见的美丽风景。远望高山,经过渡口,来到了一片美丽的地方。长风吹过,溪水潺潺,落日的余晖洒在塔影上。进入树林,路渐渐变得狭窄,村口的光辉显得格外明亮。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天地,村庄里鸡犬相闻,却看不见捕鱼的人,只见一只只钓鱼的小船。
注释
字词注释:
- 眄:远望、注视。
- 佳境:美好的景致。
- 走溪声:溪水流淌的声音。
- 横塔影:落日的光线照射在塔上的影子。
- 耿耿:明亮、耀眼。
- 闾井:村落、井水,指村庄的生活气息。
- 打鱼人:捕鱼的人。
- 钓鱼艇:钓鱼的小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写的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了古人对于田园山水的向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调元,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自然,以描绘山水风景和田园生活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是社会变革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乡村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出城后的美丽风景,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以“出郭眄遥岑”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开阔的视野,远山的景象在眼前展开,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过渡得佳境”,引出了诗人所经历的美丽场景,诗人在此刻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长风走溪声,落日横塔影”一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风的流动与溪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落日的余晖又给这幅画增添了温暖的色彩。随着“入林路愈细,村口光耿耿”,诗人逐渐深入自然,体验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最后“彷佛别有天,鸡犬自闾井”展现了乡村的恬静,诗人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与简单。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宁静而悠然,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郭眄遥岑:诗人走出城郭,远望高山,表明开始了对自然的探索。
- 过渡得佳境:经过渡口,抵达美丽的地方,暗示一种心灵的归宿感。
- 长风走溪声:描绘风与溪水的交响,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自然意境。
- 落日横塔影:落日的余晖映照在塔影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
- 入林路愈细:进入树林,路途愈加狭窄,象征着深入自然的过程。
- 村口光耿耿:村口的光辉明亮,突显出村庄的生机。
- 彷佛别有天: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表达了诗人的惊叹和向往。
- 鸡犬自闾井:村庄的生活气息,鸡犬相闻,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宁静。
- 不见打鱼人,但见钓鱼艇:对比捕鱼人与钓鱼艇,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田园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心灵感受结合,展现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长风走溪声,落日横塔影”,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风与溪水赋予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山:象征着崇高与宁静。
- 溪水:代表着流动与生机。
- 落日:象征着温暖与归属。
- 村庄:代表着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佳境”指的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美好的景致
- C. 一条河流
-
“鸡犬自闾井”中的“鸡犬”指的是什么?
- A. 家畜
- B. 村庄的生活气息
- C. 自然的声音
-
诗人最后看见的是:
- A. 捕鱼的人
- B. 钓鱼的小船
- C. 远方的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调元的《由白塔灞渡东津》在主题上都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的空灵与深邃,而李调元则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山水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