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时三月十八雪,况复今年多一旬。万紫千红浑过尽,荼蘼满架与争春。
白话文翻译:
在唐代的三月十八日下雪了,而今年的雪竟然多了一旬。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已经凋谢,唯有荼蘼花在架上争相与春天斗艳。
注释:
- 唐时:指唐朝时期。
- 三月十八:指农历三月十八日。
- 况复:更何况,表示强调。
- 多一旬:多了十天,指这个春天的雪下得比较晚。
- 万紫千红:形容花朵繁多且色彩鲜艳。
- 浑过尽:指花朵已经谢落,消逝殆尽。
- 荼蘼:一种春天开花的植物,象征春天的到来。
- 争春:形容花朵争相开放,与春天竞争美丽。
典故解析:
“荼蘼”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着生命的勃发和生机。唐代的三月十八下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春天的迟到和自然节奏的错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宗澄,号白华,南宋时期的诗人和书法家,生于江西,后移居福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擅长描绘春夏秋冬的变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却恰逢罕见的降雪。诗人用雪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诗歌鉴赏:
《雪叹二绝》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提到“唐时三月十八雪”,立刻引起读者对历史的联想,唐代的文化盛世与诗人的抒怀形成对比。接着,“况复今年多一旬”则揭示了当下的异常,表现出春天的迟到和意外的天气。这一方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无常,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人们对生命与希望的渴望。
“万紫千红浑过尽”,表达出春天花开的繁华已然逝去,这种对生命轮回的感慨,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脆弱。最后一句“荼蘼满架与争春”则是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尽管前面已经失去了一切,仍然有新的生命在努力绽放,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层次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希望交织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唐时三月十八雪:回溯历史,设置时间背景,引出诗人对气候的感慨。
- 况复今年多一旬:强调今年的气候异常,增添了诗的紧迫感。
- 万紫千红浑过尽:象征春天的花朵已然凋零,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荼蘼满架与争春:尽管有逝去的美好,但依然有新的生命在努力争辉,象征着希望和重生。
修辞手法:
- 对比:唐时的春雪与今年的迟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 拟人:将“荼蘼”拟人化,赋予其争春的动作,生动形象。
- 隐喻:万紫千红的凋谢隐喻着人生的无常,荼蘼的争春则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迟到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美好的珍惜与期待。即使环境变化无常,生命仍在顽强地绽放,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寒冷和孤寂,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万紫千红:象征着春天的繁华和生命的活力,暗示着美好与短暂。
- 荼蘼: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希望,表达出对未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荼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天气
C. 一种节日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冬天的赞美 -
诗中“万紫千红浑过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生命的无常
B. 春天的美好
C. 雪的寒冷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表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尽管环境艰难,仍然有豪情壮志。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色,但更注重对生活的希望与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洪咨夔的生平及其诗作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