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刬草根须尽,传花叶未多。
明波撑窣堵,老石卧盘陀。
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
醒然下山去,明月满林阿。
白话文翻译:
草根已经完全割除,花叶也还不算多。
清澈的波浪轻轻拍打着岸边,老石头安静地卧在那里。
煮熟的美味甘薯分成小块,蒸制的肥肉却还没裹上荷叶。
我清醒地准备下山,明月照耀着满林的景致。
注释:
- 刬草:割草。
- 根须尽:草的根和须都已除去。
- 传花叶未多:花和叶子还不多,形容草木尚未繁茂。
- 明波:清澈的水波。
- 撑窣堵:形容水波轻轻撞击岸边的声音。
- 老石卧盘陀:老石头静静地卧在那里,形容它的形态。
- 煨美:指煮熟的美味。
- 甘分芋:甘薯切成块。
- 蒸肥:蒸制肥肉。
- 欠裹荷:尚未用荷叶包裹。
- 醒然:清醒,准备行动。
- 下山去:准备下山。
- 明月满林阿:明亮的月光洒满树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字君复,号惭愧,宋代诗人,名声不显,但其诗歌多以清新自然、细腻流畅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夏日,地点在东山,表现了作者在自然中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清幽的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作者的闲适心境。
诗歌鉴赏:
《谨和老人夏日东山即事 其一》是一首描绘夏日田园景色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作者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诗的开头两句,借助“刬草根须尽,传花叶未多”,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暗示了自然生长的节奏与生命的轮回。草木尚在萌发阶段,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接下来的“明波撑窣堵,老石卧盘陀”则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宁静的水面和安静的老石,形成了动与静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悠然自得。
“煨美甘分芋,蒸肥欠裹荷”,则将自然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美食的享受。诗的最后两句“醒然下山去,明月满林阿”则回归到人文情怀,描绘了月光下的山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刬草根须尽:描绘割草后的清新景象,暗示新生。
- 传花叶未多:自然生长的过程,表达生命的蓬勃。
- 明波撑窣堵:水波轻拍,形成一种悦耳的自然音乐。
- 老石卧盘陀:石头的静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沉稳。
- 煨美甘分芋:展现田园生活的丰盛。
- 蒸肥欠裹荷:表现对美食的期待。
- 醒然下山去:象征着从自然回归人间的动作。
- 明月满林阿:月光照耀,营造出浪漫和宁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化自然景象。
- 拟人:赋予自然物以人类的特征,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 草:象征生命的生机与蓬勃。
- 水波:象征动与静的和谐,代表时间的流转。
- 老石:象征自然的恒久与沉稳。
- 美食:象征生活的富足与满足。
- 明月:象征宁静与思考,代表人文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刬草”是什么意思? A. 割草
B. 施肥
C. 种植 -
诗中“醒然下山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清醒与准备
C. 疲惫 -
描述诗中“老石”的词语是什么? A. 动感
B. 静谧
C. 明亮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洪咨夔与王维的诗作均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但洪咨夔更注重人文情感的融入,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自然的幽静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
- 《山水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