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偶作》
时间: 2025-01-11 15:44: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客偶作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石路荒凉接野蒿,
西风吹马利如刀。
小桥连驿杨柳晚,
废寺入门禾黍高。
鸡犬夕阳喧县市,
凫鹥秋水曝城壕。
故山有梦不归去,
官树陌尘何太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荒凉的石路,路旁长满了野蒿,西风吹过,马的利器般的耳朵在风中颤动。小桥连接着驿站,晚上的杨柳摇曳着,废弃的寺庙门口杂草丛生,禾苗长得很高。傍晚时分,鸡犬的叫声在县市间喧闹,秋水中凫鹥在阳光下曝晒。故乡的梦境让我无法回去,而官道旁的树木和陌生的尘土却让我感到无比疲惫。
注释:
- 荒凉:指环境冷清、凄凉。
- 野蒿:一种草本植物,通常生长在野外。
- 利如刀:形容西风的猛烈。
- 小桥:指代连接驿站的小桥,象征旅途的连接。
- 禾黍:禾苗和黍米,代表丰收的农田。
- 鸡犬:指乡村的生活气息,象征着平常的生活。
- 凫鹥:指一种水鸟,常栖息于水边。
- 曝:晒,指在阳光下晾晒。
典故解析: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故山: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
- 官树陌尘:暗指官场和尘世的繁杂与劳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66年),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写词,尤其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闻名。温庭筠的诗词常常融入个人情感,表现出对人生和故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送客偶作》是温庭筠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在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背景下,诗人更是感受到了一种无奈和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送客偶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眷恋。诗的开头,石路的荒凉和野蒿的生长,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西风如刀,暗示着外界环境的恶劣,进一步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压抑。小桥和杨柳则传达了对往昔温馨时光的追忆,形成了对比。
随着鸡犬的喧闹声,诗人描绘出乡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这生活的喧嚣中,诗人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凫鹥在秋水中的曝晒,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与现实的无情对抗。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梦境与回归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繁杂的疲惫。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路荒凉接野蒿:荒凉的石路与野生的蒿草相连,暗示旅途的孤寂。
- 西风吹马利如刀:西风刮过,马耳朵在风中颤动,象征外界环境的严酷。
- 小桥连驿杨柳晚:小桥与驿站相连,傍晚的杨柳轻摇,带有乡愁的色彩。
- 废寺入门禾黍高:废弃的寺庙门口杂草丛生,禾苗长得高,象征时光流逝与变化。
- 鸡犬夕阳喧县市:夕阳下乡村的鸡犬之声,反映乡村的生活气息。
- 凫鹥秋水曝城壕:水鸟在秋水中晒太阳,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故山有梦不归去:对故乡的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官树陌尘何太劳:对官场和尘世的疲惫感,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风比作刀,形象地表现出风的猛烈。
- 对仗:如“鸡犬夕阳喧县市,凫鹥秋水曝城壕”,体现了诗的工整。
- 拟人:杨柳和马的动作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路:象征孤独与艰难的旅途。
- 西风:代表外界的压力与挑战。
- 小桥:连接过去与未来,象征人际关系。
- 鸡犬:乡村生活的气息,平凡而真实。
- 秋水:象征宁静与思考,反映内心的平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风吹马利如刀”是什么意象?
- A. 温暖的春风
- B. 凶猛的西风
- C. 平静的湖水
- D. 漫长的夜晚
-
诗中提到的“故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望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官场的厌倦
- D.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诗中用“鸡犬夕阳喧县市”描绘了什么?
- A. 城市的繁华
- B. 乡村的宁静
- C. 乡村的喧闹
- D. 夜晚的寂静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温庭筠《送客偶作》与李白《夜泊牛津》:两首诗都描绘了旅途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但温庭筠更侧重于细腻的乡村生活景象,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研究》
- 相关古典诗词分析书籍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