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道士茶歌》

时间: 2025-01-26 03:11:48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

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原文如下:

乳窦溅溅通石脉,
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
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
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馀味,
更觉鹤心通杳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泉水在石缝中叮咚作响,
春江的颜色映衬着绿草的忧愁。
山涧的花香飘入井水,
夜晚的月光映在松树的影子上。
仙翁手持白扇,像霜雪般的鸟翎,
在坛前夜读《黄庭经》。
淡淡的香气和洁白的牙齿让人回味,
更让人感到那鹤的心灵与渺茫的天地相通。

注释

字词注释:

  • 乳窦:形容泉水叮咚的声音。
  • 溅溅:潺潺流水声。
  • 通石脉:穿透石缝,指泉水流动。
  • 绿尘:春天的绿草。
  • 涧花:山涧中的花。
  • 白扇:仙翁用的扇子,象征清凉。
  • 黄庭经:道教经典,强调修行与自然的和谐。
  • 疏香:淡淡的香气。

典故解析:

  • 《黄庭经》是道教经典,涉及修道和养生的内容,象征着道士的修行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870),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描写风景和抒发情感,作品多以细腻优美著称。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对自然的描写尤为细致。

创作背景: 《西陵道士茶歌》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道教文化的向往和追求。道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诗中描绘的意象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

诗歌鉴赏

《西陵道士茶歌》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诗的开头以“乳窦溅溅通石脉”展现了泉水的清澈与流动,生动描绘了大自然的声音。接着“绿尘愁草春江色”将春天的愁绪与色彩结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涧花入井水,意象的转换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交融与和谐。

诗中描绘的仙翁形象,是道教文化的代表,体现了道士的宁静与智慧。他在夜晚读经,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最后两句“疏香皓齿有馀味,更觉鹤心通杳冥”则将诗歌推向高潮,表现了修道者心灵的追求与对宇宙的感悟。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思想的交织,体现了温庭筠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乳窦溅溅通石脉:泉水在石缝中流动的声音,暗示自然的灵动。
  2. 绿尘愁草春江色:春天的景色令人感到忧愁,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3.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涧的花香飘入井水,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清新。
  4. 山月当人松影直:月光洒在松树影子上,创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仙翁白扇霜鸟翎:描绘道士形象,象征高洁与超脱。
  6. 拂坛夜读黄庭经:夜间读道教经典,展现修道的生活。
  7. 疏香皓齿有馀味:淡淡的香气让人沉醉,暗示修道的愉悦。
  8. 更觉鹤心通杳冥:表达修道者的心灵与自然的深度交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比作乳窦,生动形象。
  • 对仗:如“白扇霜鸟翎”,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道教文化的推崇,以及对内心宁静和超然境界的追求,传达了温庭筠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乳窦:象征自然的流动。
  • 绿尘:春天的生命力。
  • 涧花:自然的芬芳。
  • 仙翁:道教的象征,代表智慧与宁静。
  • 黄庭经:道教文化的代表,强调修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陵道士茶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温庭筠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黄庭经”指的是?
    A. 道教经典
    B. 佛教经典
    C. 儒家经典
    D. 诗经

  3. 诗中描绘的“仙翁”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超脱与智慧
    C. 追求名利
    D. 生活的艰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温庭筠的《西陵道士茶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温庭筠更倾向于道教的宁静与超然,而李白则展现出豪放与洒脱。两者虽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文集》
  • 《道教文化与唐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