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
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
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白话文翻译:
霞光映衬着披风,云彩飘荡的发丝,
镶有钿的镜子映出她如雪般的美貌,眉头画得愁苦。
轻扇遮住了她的言语,害羞地从绣帷中走出。
在玉楼中遥遥相望,心中怨恨花洞的来迟。
早晚要乘着凤凰离去,切莫留下遗憾。
注释:
字词注释:
- 霞帔:用彩霞织成的披风,象征美丽和高贵。
- 云发:如云彩般飘逸的头发,形容女子的秀发。
- 钿镜:镶有金钿的镜子,指代美貌。
- 画愁眉:用画笔描绘出愁苦的眉形,表达忧伤的情感。
- 遮语:用扇子遮住嘴巴,形容羞怯。
- 绣帷:绣制的帷幕,代表华美的环境。
- 玉楼:用玉石建造的楼阁,象征高贵的住所。
- 花洞:指花开的地方,象征爱情或美好的事物。
- 乘鸾:乘坐鸾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出行或离别。
典故解析:
- 鸾:古代神话中的鸟,象征吉祥和美好,常用于送别和恋爱的诗歌中。
- 玉楼: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高雅的居所,通常与美丽的女子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尤以词作见长。他的诗词常表现对女性的柔情与关怀,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女冠子·霞帔云发》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中描写的女子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追求与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女冠子·霞帔云发》是一首描写女性美丽与爱情的词作。开篇以“霞帔云发”勾勒出女子的优雅形象,许多诗词都向我们展示过美人的妆容与盛装,而温庭筠在此则通过“钿镜仙容似雪”来强调她的绝美,犹如雪花般纯洁无瑕。接下来的“画愁眉”则将这种美丽与心中的愁苦联系起来,表达了美人内心的忧伤。
“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娇羞与矜持,轻扇不仅是遮挡,也是一种暗示,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此时的女子仿佛在等待着心上人的到来,而她的羞怯也为这样的期待增添了几分柔情。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则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花的盛开象征着爱情的美好,然而“来迟”又暗示了心中的惆怅与遗憾。最后两句“早晚乘鸾去,莫相遗”则是对离别的感慨,虽然即将分别,但希望彼此之间的情感能够永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情感的复杂,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美的享受。温庭筠以其独特的视角与优雅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心醉的女子形象,传递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霞帔云发:将女子的披风与发式比作霞光与云彩,形象地展现出她的美丽与风采。
- 钿镜仙容似雪:通过“钿镜”这个意象,突出她的美貌如雪般洁白无瑕。
- 画愁眉:愁眉的描画不仅表明了她的美丽,更反映了她的内心情感。
- 遮语回轻扇:轻扇遮住了她的言语,暗示她的羞怯和矜持。
- 含羞下绣帷:含羞走出帷幕,展现了她的优雅与羞涩。
- 玉楼相望久:在美丽的玉楼中遥遥相望,表现了对爱情的期待。
- 花洞恨来迟:花的开放象征爱情的到来,然而她却对此感到惋惜。
- 早晚乘鸾去:象征离别的到来,暗示了对爱情的珍惜。
- 莫相遗:希望在离别时能够将彼此的情感铭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钿镜仙容似雪”,将美貌比作雪,突出其洁白与美丽。
- 拟人:通过“遮语回轻扇”,赋予扇子情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美丽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感伤,传递出一种惆怅而又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霞帔:象征着美与高贵。
- 云发:代表女子的柔美与飘逸。
- 钿镜:象征美丽与自信。
- 愁眉:暗示情感的复杂与内心的忧伤。
- 轻扇:代表羞怯与矜持。
- 玉楼:象征高雅与美好的环境。
- 花洞:代表爱情的美好与期待。
- 鸾:象征离别与美好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霞帔云发”描绘了什么样的形象?
- A. 伤心的女子
- B. 美丽的女子
- C. 忧郁的女子
-
“钿镜仙容似雪”中的“似雪”用来形容什么?
- A. 颜色
- B. 美貌
- C. 性格
-
诗中提到的“花洞”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爱情
- C. 友谊
答案:
- B. 美丽的女子
- B. 美貌
- B. 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温庭筠与李清照:两位词人都擅长描绘女性情感,但温庭筠更侧重于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而李清照则常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时代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温庭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