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社醉次陈克威韵》
时间: 2025-02-04 16:26: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到开怀易放歌,社翁此醉客频过。
残棋未落商山皓,丽句先惊水部何。
乡曲论文耆旧少,橘林将实雪霜多。
白头潇散风尘外,月旦从将水镜磨。
白话文翻译
人一到兴致高昂时就容易放声歌唱,而社中的老翁此刻醉了,客人们不断前来拜访。
残棋尚未下完,商山上皓月明亮,而优美的诗句却早已惊动了水边的诗社。
乡间的耆老谈论文章的机会越来越少,橘林里的果实在雪霜中愈发丰盈。
白发苍苍的我已经超然于尘世之外,月初时便用水镜来磨砺自己。
注释
- 社翁:指的是社中的老者,通常指聚会的主持者。
- 商山:指商山,位于今陕西省,是古代著名的游览胜地,诗句中用以渲染景色。
- 丽句:美丽的句子,指诗词。
- 乡曲:乡村的乐曲或话题,指乡间的老人。
- 橘林:橘子树的林子,象征丰收。
- 白头:白发,指年长者。
- 水镜磨:用水面反射的镜子,象征自我反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区越,明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是祭祖和登高的传统节日,诗人借此机会抒发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节日的欢愉与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重。首联描绘了在社中欢聚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的情景。社翁的醉态与频繁的客人,生动地表现出节日的热闹与欢乐。接着,诗人通过“残棋未落”的意象,暗示着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深意。诗中提到“丽句先惊水部何”,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诗句的自豪,也反映了诗人在社交中寻求精神上的满足。
后两联则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思考与回顾。乡曲中耆老们的沉寂,似乎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情的冷淡,而“橘林将实雪霜多”则表现了大自然的丰富与生命的循环。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白头潇散风尘外”,在纷扰的世俗之外,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这样的心态使他能够在岁月中与自我和解,反观自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到开怀易放歌:人们心情愉快时,自然容易放声歌唱,表现了欢快的气氛。
- 社翁此醉客频过:社中的老者喝醉了,客人们络绎不绝,突出了节日的热闹。
- 残棋未落商山皓:棋局未完,夜空明亮,意象交织,暗示着思考与闲适。
- 丽句先惊水部何:美丽的诗句惊动了水边的聚会,显示了文化交流的活跃。
- 乡曲论文耆旧少:乡间的长者讨论文艺的机会越来越少,反映了乡村文化的衰退。
- 橘林将实雪霜多:橘子树的果实在雪霜中愈发丰富,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白头潇散风尘外:年长者超然于尘世之外,表现了对世俗的超脱。
- 月旦从将水镜磨:借助水中的月影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头潇散风尘外”和“月旦从将水镜磨”,体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比喻:将月和水镜结合,暗示自我反省与内心的明亮。
- 意象: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的描绘,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欢乐场景与个人的内心感悟,表达了对友谊、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棋:象征未完成的事情,暗示人生的无常。
- 商山皓月:代表宁静与美好,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 橘林:象征丰收与希望,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社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老者
C. 游子
D. 诗人 -
“乡曲论文耆旧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乡村文化的繁荣
B. 乡村文化的衰退
C. 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D.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月旦从将水镜磨”中,水镜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自我反省
C. 友情
D. 财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区越的《九日社醉》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的诗歌更加豪放,而区越则更显细腻与内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中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