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江湖伟观矩堂董先生时帅九江慰劳甚至》

时间: 2025-01-27 04:15:39

琵琶亭下北风狂,浩荡江天接大荒。

亟舍扁舟登伟观,旋呼官酒作重阳。

故人一见惊头白,寒菊新开满眼黄。

底用四弦如裂帛,异乡游览自悲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琵琶亭下北风狂,浩荡江天接大荒。亟舍扁舟登伟观,旋呼官酒作重阳。故人一见惊头白,寒菊新开满眼黄。底用四弦如裂帛,异乡游览自悲伤。

白话文翻译:

在琵琶亭下,北风呼啸,浩荡的江天与荒野相接。我急忙放下小舟,登上伟观山,旋即呼唤官酒来庆祝重阳节。故友见面,惊得满头白发,寒菊新开,映入眼帘。何必用那四根弦乐器如同撕裂的丝帛,身在异乡游览,心中满是悲伤。

注释:

  • 琵琶亭:指一个供人游玩、听音乐的亭子,常与诗酒相伴。
  • 亟舍:急忙放下。
  • 扁舟:小船。
  • 伟观:高大的观景台或山,象征高远的志向。
  • 官酒:指由官府赐予的美酒,表示重阳节的庆祝。
  • 寒菊:指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四弦:指琵琶或其他乐器。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象征长寿与团圆,传统上人们会在这一天登高望远,饮酒赏菊。
  • 寒菊:菊花在秋冬季节盛开,常被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坚韧的生命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陶梦桂,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节令以及人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怀念故友,感慨人生短暂,表达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登高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人和故乡的深深怀念。开篇以“琵琶亭下北风狂”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北风的狂猛与浩荡的江天形成强烈对比,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接着,诗人急忙登上伟观,寻求一丝慰藉,并呼唤官酒以庆祝重阳,显示出他对节庆的向往与渴望。

然而,故人相见却是“惊头白”,不禁令人感慨岁月无情,友情的淡薄。寒菊的盛开象征着坚韧与芳香,但在诗人眼中却是无尽的惆怅与悲伤。最后一句“底用四弦如裂帛,异乡游览自悲伤”更是点出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孤独,尽管有音乐的陪伴,仍无法填补心中的空虚,生动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琵琶亭下北风狂:描绘秋天北风的狂烈,营造出萧瑟的环境。
    • 浩荡江天接大荒:江天相连,显得辽阔而苍茫,暗示诗人的心境。
    • 亟舍扁舟登伟观:急忙放下小舟,登上高处以望远,体现出诗人对壮丽景色的向往。
    • 旋呼官酒作重阳:在重阳佳节中,呼唤美酒,表现出节日的气氛。
    • 故人一见惊头白:与故友重逢,却因岁月流逝而感慨,突显时间的无情。
    • 寒菊新开满眼黄:描绘秋菊的美丽,象征生命的坚韧。
    • 底用四弦如裂帛:表明音乐的悲哀,表达心中愁苦。
    • 异乡游览自悲伤:身在异乡,思乡之情倍增,令人感伤。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浩荡江天接大荒”与“亟舍扁舟登伟观”,平行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四弦如裂帛”,将音乐的悲伤与撕裂相比较,传达出深沉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重阳节的登高活动,表达了对故乡、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体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琵琶亭:象征欢乐与聚会,却在北风中显得凄凉。
  • 江天:广阔的自然景象,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
  • 寒菊:代表坚强与美丽的生命力,同时也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四弦:音乐的悲伤,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2. 诗人登上伟观的原因是什么?

    • A. 观赏风景
    • B. 参加聚会
    • C. 祭祀
  3. “寒菊新开”中,寒菊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坚韧与高洁
    • C. 祝福

答案

  1. B. 重阳节
  2. A. 观赏风景
  3. B. 坚韧与高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与陶梦桂的个人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强调了重阳节的思乡情怀,展现了兄弟情深,与陶梦桂的孤独感相互映衬。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陶梦桂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详细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