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赵州
浊酒浇黄土,悲歌问昔年。
戍荒人荷梃,沙阔马耕田。
奇士谁廉蔺,雄关莽晋燕。
书生如献策,行矣著先鞭。
白话文翻译:
在浑浊的酒中浇灌着黄土,悲伤的歌声询问着往年旧事。
戍守边疆的人们手握木棍,广阔的沙地上马儿正在耕田。
那些杰出的人物又有谁能像蔺相如那样?
雄关之下,辽阔的晋地与燕地,
书生若能献计献策,便能带头行动。
注释:
- 浊酒:指劣质的酒,多用作悲愤或怀旧的象征。
- 黄土:象征着故土或战争牺牲的土地。
- 戍荒:指边疆的戍守,常与战争和荒凉联系在一起。
- 荷梃:指手持木棍,象征防身或战斗的准备。
- 奇士:指才智出众的人,蔺相如是著名的历史人物,代表着智慧与忠诚。
- 雄关:指重要的防守关口,象征着国家的安全和边防。
- 书生:指读书人,象征着知识与谋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之桢(生平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关注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他的诗常常反映出时代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创作背景:在清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边疆战乱频繁。诗人以此诗表达对故土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赵州》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问与对人生命运的思索。开头以“浊酒浇黄土”引入,浊酒既是一种悲伤的象征,也暗示了对故土的怀念,黄土则是战争与牺牲的隐喻。接着“悲歌问昔年”,无疑是在追溯历史,反映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追念。
在第二联中,“戍荒人荷梃,沙阔马耕田”,描绘了戍守边疆的士兵与广袤的土地,展现出一种悲壮却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这里不仅有对战争的无奈,也有对生存的希望。
接下来的“奇士谁廉蔺”,通过提及蔺相如,诗人引出历史杰出人物的思考,暗示在动荡时代,真正的智者与勇者是多么稀缺。而“书生如献策,行矣著先鞭”则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站出来贡献智慧与力量。
整首诗情感深沉,运用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意象,既有对往事的反思,也对未来寄予希望,展现出一种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第一句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悲伤。
第二句通过戍守边疆的士兵,展现出国家的现状与生存的艰辛。
第三句提出对杰出人物的呼唤,反映出对智慧与勇气的渴望。
第四句则表达了对知识分子作用的期待,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戍荒人荷梃,沙阔马耕田”。
- 象征:如“浊酒”和“黄土”象征着悲伤与故土。
- 问句:通过“谁廉蔺”引发思考,增强了诗的互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问、对故土的怀念、对杰出人物的渴望以及对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期望,展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意象分析:
- 浊酒:象征着悲伤的情感与对往事的追忆。
- 黄土:代表着故土与战争的历史。
- 戍荒:象征着动荡的边疆与士兵的悲壮。
- 奇士:代表着才智与理想,象征着对英雄人物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浊酒”象征什么?
A. 欢乐
B. 悲伤
C. 富贵 -
“戍荒人荷梃”中的“荷梃”指的是:
A. 拿着木棍
B. 拿着书本
C. 拿着剑 -
诗中提到的“奇士”指的是:
A. 一般士人
B. 杰出的人物
C. 农民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程之桢的《赵州》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涉及酒与人生,但前者更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后者则强调豪情与奔放的个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程之桢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