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孝廉位山先生》

时间: 2025-04-29 10:05:17

此日谈经客,先生尚典型。

三朝头已白,八十眼犹青。

人列儒林传,天留处士星。

何时载尊酒,一访子云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徐孝廉位山先生

此日谈经客,先生尚典型。
三朝头已白,八十眼犹青。
人列儒林传,天留处士星。
何时载尊酒,一访子云亭。

白话文翻译

今天与朋友谈论经典,老师您依然保持风范。
三朝的头发已变白,八十岁时眼神仍然明亮。
大家都在儒林中传颂您,天上留有您的星辰。
不知何时能端起美酒,拜访您的子云亭。

注释

  • 经客:指讲解经典的人,通常为学者。
  • 典型:指风范、风度。
  • 三朝:指三代的统治,通常指周、汉、唐等。
  • 处士:指不入仕途的士人,通常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 尊酒:指美酒,表示对朋友的敬意。
  • 子云亭:意指古代的著名学者子贡,亭是指一个地方或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谦恒,清代诗人,生于贫苦之家,致力于儒学的研究与传播。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关注人情世故和道德修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韦谦恒与朋友徐孝廉的交流之时,表达了对老师的敬意及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同时,诗中流露出对老师长寿与智慧的赞美,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寄徐孝廉位山先生》是一首典雅而充满敬意的诗,诗人通过对话与回忆,展现了对老师的深厚感情和对知识的渴望。首句“此日谈经客”开篇点明背景,表明今天的谈话主题是经典,暗示老师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人描绘了老师的容貌和智慧,尽管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体现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中间的“人列儒林传,天留处士星”则进一步升华了对老师的赞美,将其比作儒林中的明珠,强调了其影响力和人格魅力。最后一句“何时载尊酒,一访子云亭”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与渴望,增添了一丝温暖与亲切感,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日谈经客:指当日与朋友讨论经典,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2. 先生尚典型:称呼老师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形象,表达对其的尊敬。
  3. 三朝头已白:指老师经历了长时间的岁月,象征智慧的积累。
  4. 八十眼犹青:虽年事已高,眼神依然明亮,象征着精神状态的清晰。
  5. 人列儒林传:指老师在儒家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受到尊重。
  6. 天留处士星:比喻老师的才华出众,犹如明星般璀璨。
  7. 何时载尊酒:表达了诗人对与老师共饮的期盼。
  8. 一访子云亭:寄托了对老师的思念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师比作“处士星”,突出其在文化中的地位。
  • 对仗:如“头已白,眼犹青”,形成鲜明的对比。
  • 夸张:强调老师的智慧和影响力,夸大其魅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与思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求。诗人通过对老师形象的描绘,传达出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师生情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经客:象征知识的传播者。
  • 典型:象征崇高的道德风范。
  • 白发与青眼:象征智慧与活力的对比。
  • 儒林:象征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力。
  • 尊酒:象征友谊与敬意。
  • 子云亭:象征学术氛围与交流的场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经客”指的是什么?

    • A. 农民
    • B. 学者
    • C. 商人
    • D. 官员
  2. “三朝头已白”中的“三朝”指的是哪三代?

    • A. 周、汉、唐
    • B. 明、清、宋
    • C. 唐、宋、元
    • D. 宋、元、明
  3. “何时载尊酒”中的“尊酒”意指什么?

    • A. 美酒
    • B. 普通酒
    • C. 水
    • D. 果汁

答案

  1. B. 学者
  2. A. 周、汉、唐
  3. A. 美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将进酒》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寄徐孝廉位山先生》都表达了对亲情或师生情的思念,但前者更偏向孤独的情感,后者则强调了师生之间的尊重与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韦谦恒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寄徐孝廉位山先生》这首诗的深意及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