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谢恩和御赐诗韵》

时间: 2025-01-26 00:13:50

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

已将德雨平分布,更把仁风与奉扬。

治道修明当正宁,皇威震叠到遐方。

复讎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汉昭回倬锦章,烂然衣被九天光。
已将德雨平分布,更把仁风与奉扬。
治道修明当正宁,皇威震叠到遐方。
复讎自是平生志,勿谓儒臣鬓发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及第后感恩的心情。诗的开头,银河清晰明亮,宛如华丽的锦绣,照耀着九天的光辉。作者期望能将自己的德行像雨水一样普遍传播,同时将仁爱之风四处弘扬。接着,他表达了自己治国理政的美好理想,愿意在正直的治理下带来安宁,皇帝的威严更是震慑四方。最后,作者重申自己追求复仇的决心,表示即使儒生年岁已高,也仍不改初心。

注释:

  • 云汉:指银河,形容空中星河的壮丽景象。
  • 昭回:明亮而清晰的意思。
  • 倬锦章:华丽的篇章,形容诗文的美丽。
  • 德雨:比喻德行如雨水般滋润万物。
  • 仁风:仁爱之风,寓意宽厚和善的风范。
  • 治道修明:治国的道德和政策要明晰。
  • 复讎:复仇,指为往事报仇的决心。
  • 儒臣:儒家士人,知识分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士彦,号吟松,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反对权臣专权,提倡清明政治,作品风格豪放激昂,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陈亮及第之际,表达了他对皇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理想和对个人复仇理想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开头两句描绘了壮丽的银河和美丽的文章,展现了诗人的宏伟志向和美好愿望。接着,诗人通过“德雨”和“仁风”表明自己的政治理念,强调道德修养和仁爱之心对于治国的重要性,反映出他对社会责任的重视。

“治道修明当正宁”体现了他对治国理政的清晰思考,进一步表明了他对国家繁荣的期望。“皇威震叠到遐方”则体现了对国家强盛的信心,表现出诗人对皇权的尊重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最后,诗人提及复仇的志向,表达了他即使身处儒生的身份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强调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方式,内容上更是充满了豪情壮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汉昭回倬锦章:银河明亮,犹如华丽的诗章,暗示诗歌之美。
  2. 烂然衣被九天光:形容光辉灿烂,展现对未来的光明希望。
  3. 已将德雨平分布:希望自己的德行能惠及四方。
  4. 更把仁风与奉扬:进一步强调仁爱之风的传播。
  5. 治道修明当正宁:强调治国的道德和政策应当清晰,国家才能安宁。
  6. 皇威震叠到遐方:表明对国家的自信与支持。
  7. 复讎自是平生志:阐述个人的复仇理想。
  8. 勿谓儒臣鬓发苍:虽年长,但初心依旧不改,表达了坚持理想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德雨”比喻德行的普及,用“仁风”比喻仁爱的传播。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尤其在对仗上显得尤为突出,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治理的理想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政治的向往和对个人信念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汉:象征着广阔的理想与追求。
  • 德雨:寓意着道德的滋润与传播。
  • 仁风:象征着仁爱与和谐的社会氛围。
  • 皇威:体现对皇权的尊重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清晰思考? A. 云汉昭回倬锦章
    B. 治道修明当正宁
    C. 复讎自是平生志

  2. 诗中“德雨”比喻什么? A. 雨水
    B. 德行
    C. 风

  3. 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陈亮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比较陈亮的《及第谢恩》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皆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慨,但陈亮更强调国家的责任与个人的理想,而苏轼则更多地表达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淡然。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亮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