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

时间: 2024-10-16 23:25:43

一夜秋光先著柳。

暑力平明羞失守。

西风不放入帘帏,饶永昼。

沈烟透。

半月十朝秋定否。

指点芙蕖凝伫久。

高处成莲深处藕。

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

一点浮云人似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夜秋光先著柳。暑力平明羞失守。
西风不放入帘帏,饶永昼。沈烟透。
半月十朝秋定否。指点芙蕖凝伫久。
高处成莲深处藕。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
一点浮云人似旧。

白话文翻译:

一夜之间,秋光先映照在柳树上。炎热的气息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羞愧无地。
西风不肯轻易进入我的帘幕,仿佛要延续这漫长的白昼。烟雾轻轻透出。
半个月后,十个早晨的秋天是否已经定下?我指着那芙蕖,凝视着好久。
高处的莲花与深处的藕,百年后我们共度月圆之夜,女子端酒,男子祝寿。
一缕浮云,我的人依旧如昔。

注释:

  • :指光影映照、照耀的意思。
  • 羞失守:指在阳光下,炎热的气息显得无地自容。
  • 帘帏:帘子和帷幕,指房间的装饰物。
  • 饶永昼:延续着漫长的白昼。
  • 芙蕖:指荷花。
  • 百年长共月团圆:希望百年之后仍能与爱人共度团圆时刻。
  • 酒称寿:男女互祝长寿的习俗。
  • 一点浮云:指飘动的云彩,比喻人事如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1143-1194),字毅言,号少山,南宋时期的词人,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词多描绘边塞风情和个人情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人生无常和珍惜当下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与人生感悟的词。开篇用“秋光”引出季节的变换,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陈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美丽,也传达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暑力平明羞失守”一句,展现了夏天的余温在清秋的明亮中显得多么的不合时宜,体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心的感受之间的微妙关系。西风的轻拂,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沈烟透”则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氛围,给人无限遐想。

在描绘秋日的过程中,词人用“指点芙蕖凝伫久”传递出一种静谧的美,仿佛在细细品味生命中的每一瞬间。接下来的“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反映了人们对团圆与长寿的渴望。

整首词运用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使得这首词在优雅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夜秋光先著柳:秋天的光影在一夜之间照亮了柳树,营造了秋天的氛围。
  2. 暑力平明羞失守:夏天的热气在明亮的光线下显得无地自容,暗示着季节的更替。
  3. 西风不放入帘帏:秋风不轻易进入室内,表现出对宁静时光的珍视。
  4. 饶永昼:希望这漫长的白昼能持续,带来温暖与宁静。
  5. 沈烟透:烟雾轻透,增添了朦胧的美感。
  6. 半月十朝秋定否:不禁思考半个月后,秋天的景象是否已经稳定。
  7. 指点芙蕖凝伫久:指着荷花,静静地凝视,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8. 高处成莲深处藕:莲花与藕的对比,象征着不同的生命状态。
  9. 百年长共月团圆,女进男,酒称寿:对未来的祝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 一点浮云人似旧:飘动的云彩,象征了人事的变迁,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旧如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光比作一种情感的映照,增添了词的意境。
  • 拟人:西风被赋予了“放”与“不放”的动作,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和人世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光:象征着季节变化,暗指生命的流转。
  2. :柔软的柳树,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柔情。
  3. 西风: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4. 芙蕖:荷花,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5. 百年:象征着长久与稳定的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陈亮
    C. 苏轼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芙蕖”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桃花
    D. 玫瑰

  3. 诗中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时间与生命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天仙子·一夜秋光先著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展现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