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

时间: 2025-01-10 21:52:49

主家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囗囗。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一作孟浩然诗]

意思解释

失题

作者:王昌龄 〔唐代〕

原文展示:

主家新邸第,相国旧池台。
馆是招贤辟,楼因教囗囗。
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


白话文翻译:

主人的新宅宇,正是相国旧日的池台。
这里是招贤纳士的馆所,楼阁因教学而建。
车马已散人已去,笛声与乐器方才奏响。
今天在龙门之下,谁能知晓文人的才华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主家:指主人或主人的家。
  2. 新邸第:新建的住宅。
  3. 相国:古代的高官,指宰相。
  4. 池台:指庭院中的池塘和台阶。
  5. :指招贤纳士的场所。
  6. 轩车:指车马,象征宾客。
  7. 箫管:指乐器,表示乐声。
  8. 龙门:是一个象征性的地名,传说中有龙门的地方能使人飞黄腾达。
  9. 文举才:指有才华的文人。

典故解析:

  • 龙门:传说中,鲤鱼跳龙门后变为龙,象征着成功和飞跃,暗指文人考试成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9年),字少伯,号季凌,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边塞诗闻名,兼擅五律与绝句。他的诗歌多描写壮阔的自然景色和豪迈的边疆生活,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

创作背景: 《失题》创作于王昌龄的游览过程中,体现了他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对才华的思考。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对于新旧交替的感慨,以及对文人品德和才华的反思。


诗歌鉴赏:

《失题》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宅与古池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感慨。诗的开头以“主家新邸第”引入,给人一种新鲜感,同时又通过“相国旧池台”使人联想到过去的辉煌,形成强烈的时间对比。接着,诗人提到“馆是招贤辟,楼因教囗囗”,展现了一个文人聚集、学习交流的场所,表现出对知识和才华的推崇。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场景:“轩车人已散,箫管凤初来”,暗示着人们的离去和新事物的到来,似乎在感慨人才的流失与新生事物的来临。最后一句“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则是对文人才能的深思,暗含了对当时社会中士人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蕴含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昌龄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对社会的敏锐感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主家新邸第:引入新的环境,暗示新生活的开始。
  2. 相国旧池台:对比古代辉煌与现今的落寞,表达遗憾。
  3. 馆是招贤辟:强调文人聚集的意义,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4. 楼因教囗囗:体现出学习和传授知识的重要性。
  5. 轩车人已散:描绘人去楼空的静谧,带有些许孤独感。
  6. 箫管凤初来:新事物的到来,暗示着新的机遇和希望。
  7. 今日龙门下:象征成功的场所,暗指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8. 谁知文举才:表达对人才被忽视的感慨,含有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新旧的对比,增强诗歌的情感冲击力。
  • 意象:如“龙门”象征成功,富有文化内涵。
  • 暗喻:通过“箫管”暗示文人生活的雅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新旧环境的描绘,反思文人的地位与才华,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崇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新邸: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2. 旧池:象征历史的沉淀与追忆。
  3. 轩车:寓意人际交往与文人气息。
  4. 箫管:代表音乐和文人雅士的生活。
  5. 龙门:象征成功与飞跃,激励人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相国旧池台”指的是哪个时期的建筑?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2. “轩车人已散”中的“人已散”指的是什么?
    A. 人们已经聚集
    B. 人们已经离开
    C. 人们正在学习
    D. 人们在欢聚

  3. “今日龙门下,谁知文举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无奈
    C. 希望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现豪情壮志,虽主题不同,但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文人精神的追求。
  • 杜甫的《春望》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感慨,与《失题》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均体现出唐代诗人的情怀。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王昌龄诗集》
  3. 《唐代文学史》